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 見習記者 于婉凝
2月18日,春雪食品(605567.SH)發布關于公司股東約定購回式證券交易提前購回的公告稱,公司股東張京理于2023年3月13日將持有的公司股份46.6萬股與國投證券(原名“安信證券”)進行了約定購回式證券交易。今年2月5日,張京理與相關方簽署協議,約定提前購回上述46.6萬股,截至2月8日,此次股份購回已完成。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該交易約定購回日原為2024年3月12日,但上述股東卻提前一個月就購回,這是為何?

只是一種融資方式
2023年3月,春雪食品曾公告稱,當年3月13日,公司分別收到萊陽市同利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合伙人李玉強、張京理《關于進行約定購回式證券交易的告知函》。告知函中提到,李玉強、張京理于2023年3月13日分別將所持有的公司股份39萬股、46.6萬股與安信證券進行了約定購回式證券交易,并辦理相關手續。
據悉,截至2023年3月13日,李玉強持有公司股份128.4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為0.642%;張京理持有公司股份10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為0.535%。前述股份均為無限售條件流通股,股份來源均系萊陽市同利投資中心(有限合伙)解散,通過證券非交易過戶方式取得。
從該次約定購回式證券交易情況來看,上述兩名股東購回交易日均為2024年3月12日,且待購回期間,相應標的股份產生的相關權益,如現金分紅、債權兌息、送股、轉增股份、配股和配售債券等,分別歸屬于上述兩名股東。
不過,還未到約定購回交易日,股東張京理卻提前購回,這是出于何故呢?
2月20日,經濟導報記者聯系了春雪食品,公司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約定購回就是一種融資的方式,就跟貸款差不多,它是有利率的;提前購回的話,就是當事人以當時和券商約定的價格,提前買回來。當事人把此事告知公司,公司負責公告,具體情況以公告中為準。”
公開資料顯示,春雪食品位于山東省萊陽市,專業從事白羽雞雞肉食品的研發、生產加工和銷售業務,配套以飼料生產與商品肉雞養殖業務。業績方面,2020-2022年度,春雪食品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8.63億元、20.33億元、24.95億元,同比分別變動-4.11%、9.15%、22.71%;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48億元、0.57億元、0.79億元,同比分別變動52.20%、-61.88%、40.06%。
1月29日晚間,春雪食品發布2023年業績預虧公告,公司預計2023年實現歸母凈利潤-3800萬元到-3200萬元。談及業績變動主要原因,公司方面表示,養殖板塊2023年度雞苗采購價格上漲,導致養殖成本增加;公司第二加工廠下半年技術改造,導致成本費用增加;終端市場消費低迷,影響公司調理品的銷量;且雞肉生鮮品終端價格受豬肉價格影響,全年價格較低。
數字化轉型取得新突破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春雪食品數字化系統于近期正式切換,標志著公司步入數字化時代。據悉,春雪食品數字化應用系統通過近一年的部署及驗證,在各業務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效果,公司數字化轉型取得了新的突破。
此前,春雪食品總裁鄭鈞在公司2023年年會上表示,未來幾年,春雪食品將迎來發展的關鍵時期。公司致力于成為“中國白羽肉雞高品質調熟食品細分產業的龍頭企業”,公司將依托數字化轉型進程,不斷提升內部管理水平,以增強公司的創新能力。
春雪食品相關負責人也介紹,公司通過數字化平臺的搭建,實現財務、供應鏈、工廠生產等業務的統一管理,建立了統一的集團管理及內控體系;通過B2B和B2C服務系統、社會化SRM服務、數字化工廠等的搭建,構建起全面數據分析平臺,有效指導決策,進一步深化了公司數智化管理運營能力與水平。下一步將通過建立財務、業務、人力全面共享平臺,實現產業互聯創新,進而通過信息化工具創造更多社會化、商業化價值。
“這次信息化系統的成功導入,是公司數字化轉型的重要一步,將為未來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支持。我們以工業大數據為基礎,充分融合了現代管理理念,使得企業在面對市場的變化時更加靈活、高效。”上述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春雪食品于1月初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回答投資者提問時透露,公司年產4萬噸雞肉調理品智慧工廠已于2023年12月份進行了試投產,主要以生產出口產品為主,目前可以正常生產,但是否滿產還要根據訂單情況、進口國驗廠等情況來看,這需要一定的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