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時超
把握投資風向,聚焦市場前沿,隨著“魯股大眾傳播指數”2月榜單新鮮出爐,山東A股上市公司在傳播影響力方面的第一梯隊,也展現在投資者面前。
本次榜單中,食品飲料消費板塊成為排頭兵,青島啤酒(600600.SH)以3269的傳播值居首位,體現出了春節假期為消費市場帶來的高熱度。
萬華化學(600309.SH)緊隨其后,傳播值達到3264,公司原本預計60億元的收購方案大幅縮水,該事項最新進展帶動公司關注度迅速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春節之后AI概念再度升溫,龍頭股中際旭創(300308)的傳播值從1月份的859大幅躍升至1624,排名也從第9位升至第4位,凸顯市場風向的轉變。
從此次傳播指數的波動情況看,行業革新等重磅消息,往往會推動傳播指數快速提升,讓相關公司成為焦點,并進一步引起股價變化。同時,并購重組等涉及資本運作的重大事項,也會挑動市場神經,對傳播指數貢獻頗多。

萬華化學收購案縮水引關注
“魯股大眾傳播指數”主要由五方面因子構成,包括媒體傳播力、專業傳播力、社交影響力、情感維度、熱度值,基本上涵蓋了與上市公司影響力相關的重要要素。
比如,此次升至第一位的青島啤酒,就因為春節假期帶來的消費熱潮,在社交影響力、熱度值等要素上有著積極表現。其中,公司社交影響力方面的分值就超過2000,在上榜魯股中遙遙領先。
經濟導報記者也注意到,僅2月這一個月,就有多家券商提到了春節消費旺季對青島啤酒所在板塊帶來的積極影響。華龍證券的研究員王芳表示,食品飲料板塊受春節走親訪友等禮贈需求釋放,開門紅如期兌現。短期來看,2024年春節對酒水消費整體情緒面產生較積極影響;中長期來看,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信心仍是影響板塊景氣度的關鍵因素。“伴隨政策利好不斷推出和預期的修復,我們認為食品飲料中長期維度具備較好的配置價值”。
市值在魯股中穩居第一的萬華化學,于傳播影響力方面與青島啤酒不相上下,只以5分差屈居第二位。
公司最受市場關注的消息是收購方案的大幅縮水。此前,公司公告稱擬通過股權轉讓、增資等方式購置銅化集團部分股權,然后銅化集團實施公司分立,包含安納達(002136.SZ)、六國化工(600470.SH)在內的化工業務關聯公司將繼續保留在現有公司。這筆交易總額不超過60億元,若順利完成,萬華化學將持有銅化集團化工業務51%股權,并享有控制權,六國化工、安納達的實控人將變更為煙臺市國資委。
但是,2月26日晚間,萬華化學、六國化工、安納達齊發公告,稱在現場盡調后,萬華化學決定不再受讓銅化集團股份,轉而通過全資子公司萬華化學集團電池科技有限公司受讓銅化集團所持安納達15.2%股權、六國化工5%股權,累計斥資約4.15億元。同時,銅化集團與萬華電池達成一致行動協議,后續將在安納達的股東大會、董事會表決中與后者保持一致。前述交易完成后,萬華化學將間接控股安納達,同時間接參股六國化工。
60億元的收購預案縮水至4億元,公司股價隨后卻能小幅放量拉升。對此,業內人士認為,方案調整后,將交易層級下沉到上市公司股權層面,而從最終交易結果看,萬華化學仍將實現控股安納達,對六國化工則由原計劃的控股變為參股。國信證券研究員楊林表示,萬華電池為萬華化學的重點培育方向,本次交易有助于萬華電池完善上游原料產業鏈,增強其在電池產業尤其是磷酸鐵鋰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2月初,萬華化學發布了關于推動公司"提質增效重回報"及2023年度業績快報的公告。其中提到,公司去年業績保持穩定,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57%,公司還稱將在保證正常經營的前提下,堅持為投資者提供持續、穩定的現金分紅。隨后,公司股價不斷走高,月內漲幅達到14%。
AI概念火爆 中際旭創重回C位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與上次(1月)榜單相比,變化最大的還是中際旭創。這家AI龍頭公司,2月的傳播值迅速攀升,由859升至1624,排名也從第9位升至第4位。與之相應的還有公司股價,月內漲幅高達51%。
公司熱度與股價的雙升,背后推力來自于AI技術創新帶來的需求增長。如OpenAI公司正式發布文生視頻模型Sora,業內認為這種文字生成視頻的能力,將快速推進應用端商業化落地、拉動產業規模,進而傳導到上游算力基礎設施,算力需求將再次迎來爆發。而中際旭創的主營產品光模塊,正是提升算力的重要設備。
同時,中際旭創發布的業績快報,也提升了受關注度。公司稱,2023年其實現營業收入107.25億元,同比增長11.2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81億元,同比增長78.19%。華鑫證券研究員毛正表示,公司業績的上漲,得益于2023年AI算力需求的激增,帶動了800G光模塊需求的顯著增長。其表示,在AI浪潮加速技術產品迭代的背景下,算力需求激增并對帶寬提出更高要求,會給公司帶來更多市場機會。
銀河證券也認為,光模塊作為鏈接AI與通信基石,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升級。未來,光模塊快速迭代帶來產品量價齊升有望延續,逐漸從預期轉為基本面業績落地。同時,海外高速光模塊需求訂單有望逐步加量,也有助于光模塊產業鏈迎來蓬勃發展時期。
與中際旭創相比,華熙生物(688363.SH)的熱度明顯降溫,其排名從1月的第5位降至如今的第12位,傳播值從1229降至367。
從基本面情況看,公司業績表現不佳。其披露的業績快報顯示,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60.81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37%;實現歸母凈利潤5.87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9.50%。公司稱,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營業總收入和綜合毛利率下降以及前期投入較大,導致折舊攤銷等費用增加所致。
另外,公司股價雖然在2月份上漲了14%,但仍沒有走出歷史底部,這也使得公司關注度明顯降低。
醫藥板塊熱度升溫 多只魯股出圈
與醫美板塊的龍頭股熱度降溫不同,醫藥醫療板塊的幾只魯股表現不俗,傳播值都處在高位。
像東阿阿膠(000423.SZ)以783傳播值穩居第5位。公司所處的中藥板塊頻頻被機構看好,浙商證券的研報指出,當前中藥板塊估值處于2023年以來底部,與消費食飲行業相比,老齡化受益明顯、政策支持屬性強,同時需求更為剛性的背景下,中藥行業估值更具性價比。
公司的高管變動也吸引著投資者的關注。其2月28日晚間發布的公告就顯示,盧家軒因工作原因申請辭去公司副總裁職務,另聘任輝為公司副總裁。有市場人士關注到,近一年時間來,東阿阿膠已發布數次人事變動公告,涉及董事長、總裁及財務總監等。
另一家醫療板塊的魯股威高骨科(688161.SH)以688的傳播值穩居第6位。公司2月初發布了關于回購進展暨公司"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的公告,其中提到截至2024年1月31日,公司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已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36.73萬股,支付的資金總額為5062.11萬元。
公司稱,“以投資者為本”的公司發展理念,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對公司價值的認可等因素,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董監高人員將積極落實股份回購方案,維護公司股價穩定。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對于醫藥醫療板塊前景,多家機構持看好態度。中泰證券研究員祝嘉琦稱,目前整體市場仍然處于相對底部位置,醫藥板塊在經歷長期回調后,更是處于基本面、政策面和資金面的多重底部,“我們看好反彈行情的延續,堅定看好全年醫藥板塊行情。”
附“魯股大眾傳播指數”2月榜單分析報告
1、2月共監測到相關信息數據總量:1628719篇。
其中,正面輿情146692篇(占比9.01%)、負面輿情32402篇(占比1.99%)、中性輿情1449625篇(占比89.0%)。

2、輿情來源,排名前三的分別是短視頻(1022873篇)、微博(261323篇)、微信(126251篇),其次是新聞(115781篇)、客戶端(64842篇)、論壇(32753篇)、其他(3700篇)、報刊(1111篇)。

3、從媒體類型分布看,排名前三位的是省媒(13255篇)、市媒(7065篇)、商業(1519335篇),其次是自媒體(599280篇)、其它(244765篇)。

4、重要信息主要來源于抖音(11927篇)、微信(5387篇)、今日頭條(4167篇),其次是新浪微博(2840篇)、搜狐新聞(1670篇)、雪球(1311篇)、快手(1151篇)、百度百家(1132篇)、同花順(634篇)、網易號(61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