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時超
3月15日,A股震蕩走高,尾盤進一步拉升,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漲0.54%報3054.64點,深證成指漲0.6%報9612.75點,創業板指微漲0.06%報1884.09點;兩市合計成交9445億元,北向資金凈買入103.26億元。
山東板塊呈現普漲格局,近270只個股上漲,占比約9成。其中,北交所上市企業天罡股份漲11.17%,公司專注于供熱計量及節能業務,形成了以物聯網智能儀表終端、物聯傳輸系統等為一體的智慧供熱產業鏈。來自浙商證券的研報顯示,國務院日前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其中提到要有序推進供熱計量改造,持續推進供熱設施設備更新改造。該券商認為,政策持續加碼下,智能熱量表等產品需求有望快速提升。
對于A股市場表現,渤海證券提醒,下周國內經濟數據即將發布,市場關注點也將逐步聚焦至基本面。展望來看,如果1月—2月份數據表現強勢,則市場將以基本面改善為助推,展開后市行情,指數的上行空間將進一步打開。
對于布局策略,該券商認為可關注三方面:AI產業趨勢催化下,TMT板塊的投資機會;“新質生產力”繼續發酵下,機械設備(人形機器人先進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新材料等行業的主題性投資機會;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引導下,汽車、家電行業的階段性博弈機會。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近來人形機器人概念頗受機構關注,中信證券表示, 3月13日Figure機器人聯合OpenAI推出新視頻,展現強大AI交互能力。英偉達GTC大會將于3月18至3月21日召開,展示多款AI+機器人結合產品。人形機器人產業從特斯拉Optimus唱獨角戲,過渡到百花齊放的階段,由此繼續看好板塊后續機會,建議關注相關催化下的投資主線和標的。
開源證券表示,在巨頭紛紛入局的情況下,人形機器人的前景毋庸置疑。相比AI賦能后性能得到大幅提升的認知決策系統,高可靠性、高性能、輕量緊湊、低成本的硬件獲取難度更高,無論人形機器人本體廠商競爭格局如何演繹,量產都需要由可靠、低成本的硬件實現。具有強大跟隨、制造和降本能力的國產供應鏈有望迎來利好。(本欄目僅對市場做出理性分析,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