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石憲亮
3月12日,安徽大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大昌科技”)對深交所第二輪問詢進行了回復,并更新了招股書申報稿。
公司毛利率下滑趨勢明顯
大昌科技擬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其主要從事沖壓和焊接汽車零部件及相關工裝模具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本次IPO保薦機構為國元證券,擬募集資金3.74億元。公司實際控制人鐘華山持有57.69%的股份。
該公司IPO申請被受理日期為2023年6月27日。同年7月24日,深交所對公司發出首輪問詢,但直至今年1月17日,大昌科技及保薦機構才回復了首輪問詢;今年1月30日,深交所向公司發出第二輪問詢。
最新申報稿顯示,2020至2023年上半年,大昌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5.75億元、8.26億元、10.77億元、6.2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45億元、0.7億元、0.75億元、0.32億元。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1.64%、19.62%、17.11%和16.65%,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
深交所在第一輪問詢中,共問詢了14個方面的問題;第二輪問詢的問題涉及了11個方面,主要是對第一輪問題的進一步追問,例如關于行業與業務特點、關于第一大客戶、關于其他客戶與收入事項、關于模具、關于采購供應商和成本、關于毛利率、關于固定資產與產能、關于存貨、關于關聯方與合規經營等,這些方面的問題在首輪問詢中就出現過;新增的問題是有關期間費用方面的。
客戶開發有效性有待提高
最新申報稿顯示,大昌科技募投項目共有三個,分別為合肥汽車零部件智能工廠項目,計劃總投資3億元,擬投入募集資金1.89億元;汽車零部件智能化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計劃總投資1.18億元,擬投入募集資金1.05億元;補充流動資金0.8億元。
大昌科技在二輪問詢回復中,對合肥基地募投項目的現狀進行了披露。公司表示,截至2024年1月31日,合肥基地募投項目已經投入1.58億元,占合肥募投項目投資總額的比例為52.66%,部分沖壓設備、焊接設備和電泳產線已經建成。目前,已有沖壓設備8臺(套),其中800t以上沖壓設備4臺(套),已經建成沖壓產能為3170.53萬次/年。未來公司將根據承接項目情況,逐步增加機器設備投入。公司預計合肥基地2024年度和2025年度沖壓產能需求分別達到1537.81萬次和2784.46萬次,按照目前的沖壓設備計算產能利用率將達到48.50%和87.82%。公司已取得大眾安徽、大眾一汽零部件的項目定點,且持續獲得新的項目定點,公司已經采取了產能消化的措施,合肥基地不存在較大的產能消化風險。
不過,在深交所的追問下,大昌科技在最新申報稿中增添了“客戶開發有效性風險”。公司表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經獲得18家汽車主機廠的一級供應商資格認證,但除奇瑞汽車、廣汽集團、廣汽本田等前五大客戶外其他客戶的主營業務收入占比仍較低。雖然公司已經開發了比亞迪、大眾安徽等客戶,并且已經承接部分零部件項目定點,但相關客戶收入占比仍較小。未來若不能持續獲得新開發客戶零部件項目定點,或者公司產能或產業布局不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公司可能面臨客戶開發有效性的風險。
與奇瑞汽車關系較復雜
大昌科技收入主要來源于奇瑞汽車、廣汽集團、廣汽本田三大客戶,2022年度,公司對這三大客戶的銷售占比分別為50.01%、22.9%、13.93%。
最新申報稿顯示,報告期內(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來自奇瑞汽車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2.39億元、3.93億元、5.08億元和3.04億元,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3.35%、50.70%、50.01%和51.06%,公司對奇瑞汽車存在重大依賴。
第二輪回復顯示,大昌科技與奇瑞汽車之間關系較為復雜。國富基金于2020年11月入股公司,目前持有公司3.07%股份,奇瑞汽車關聯方蕪湖瑞創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創投資)持有國富基金39.75%份額,瑞創投資部分投資人系奇瑞汽車在職人員。其中,瑞創投資持股1%以上的奇瑞汽車關聯股東包括7人,分別為奇瑞控股、奇瑞股份董事長兼總經理尹同躍,奇瑞控股常務副總經理李從山,奇瑞股份副總經理高新華,還包括已經退休的周必仁、馮武堂、魯付俊、張屏等。
另外,奇瑞汽車為推廣其供應鏈憑證的使用,2021年4月調整了與大昌科技的結算方式,由原本的“60%票據+40%現匯”修改為“30%數字化應收債權憑證+30%銀行承兌匯票+40%現匯”。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數字化債權憑證為奇瑞系統內的“寶象”票據,該票據只能在奇瑞票據系統內使用,而且其貼現利率高于銀行承兌匯票。因此,大昌科技的部分上游供應商并不接收“寶象”票據。
業內人士認為,若大昌科技大規模接受和使用“寶象”票據,公司與奇瑞汽車捆綁程度會越來越深,一旦奇瑞汽車發生大的變故或者現金流風險,大昌科技會受到非常大的傷害,手中的“寶象”票據甚至可能成為廢紙。這不符合上市公司需要獨立經營及持續經營的原則。
合規經營問題被問詢
擬上市公司的關聯方及合規經營,一直是證監會及交易所重點關注的問題。大昌科技申請材料及首輪問詢回復顯示:張燕錚控制公司10.45%股份的表決權,其控制企業向公司主要客戶之一廣汽集團銷售汽車線束,報告期內年度銷售金額為2.44億元至5.72億元;股東高宏持有公司4.99%股份,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因2起民事執行案件處于凍結狀態。目前法院已裁定扣劃高宏持有發行人股份的應付股利;公司2023年8月發生一起安全生產事故,主管部門相關說明顯示,根據目前調查進度及掌握的有關證據,該起事故不屬于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責任事故,不會構成嚴重失信行為。相關事件調查尚未結案。
深交所要求公司說明張燕錚對公司獲取客戶是否發揮重要作用,是否存在關聯方為公司代墊成本費用的情形,是否存在其他利益安排;說明高宏入股公司背景,相關執行案件與公司是否存在關聯,是否可能涉及刑事案件,案件最新進展及相關股份被強制處置的風險情況,如股份被強制處置是否可能導致發行人股權結構、生產經營和公司治理發生重大變化;說明安全生產事故的最新調查進展,是否存在同一安全生產事項重復發生的情況,公司是否存在重大違法違規,內控制度是否有效?
大昌科技在二輪回復中表示,經核查,廣汽集團系由發行人獨立開發,張燕錚對發行人獲取客戶無重要作用。高宏與公司實際控制人鐘華山系朋友關系(EMBA研修班同學),且同為長春鑫洋的股東及董事,其案件均為民事糾紛,與公司無關。高宏持有的公司股份有被法院強制處置的風險,但不會導致公司股權結構發生重大變化。
公司表示,“8.13”事故死亡1人,直接經濟損失低于1000萬元。因此,本起事故不屬于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責任事故。公司安全生產內控制度得到有效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