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
18日,轉融券市場化約定申報由實時可用調整為次日可用正式實施。這意味著,市場所理解的轉融券“T+1”終于落地。
轉融券是指證券市場的借貸業務,中證金融公司將自有或依法籌集的證券出借給證券公司,再由證券公司將這些證券借給投資者,用于融券交易。今年1月底,證監會宣布將轉融券市場化約定申報由實時可用調整為次日可用,對融券效率進行限制。由于涉及系統調整等因素,該交易機制自3月18日起正式實施。
顯然,轉融券從“T+0”變成“T+1”后,融券效率就會降低,就會制約機構在信息、工具運用等方面的優勢,有利于營造出公平的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的切身利益。國泰君安證券非銀首席分析師劉欣琦在相關報告中表示,優化融券機制旨在貫徹以投資者為本的監管理念,其中,轉融券約定申報出借的證券從供融券投資者實時賣出改為次日可用后,前一日的出借信息通過交易所和中證金融公司的網站公開,次日起才可用于融券,這將給各類投資者充足時間來“消化”市場信息,有利于營造一個更穩定、信息更充分透明的投資環境。
本次轉融券由“T+0”變“T+1”,是對監管提出的融券優化機制和逆周期調節相關政策的進一步細化落實,其對于券商下游融券策略需求及時性較高的客戶影響較大,如量化客戶;但長期來看,本次調整政策有助于提升融券業務的穩健性和成熟性。
“新的機制實施后,融券信息將更加公開透明,轉融券對市場的負面影響將進一步弱化,通過轉融券大筆做空或者高位減持的難度將大幅提高,有利于營造更加公平的市場交易秩序。”南方一家券商的基金經理嚴鵬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此舉可抑制相關投機行為,從中長期來看,其對市場的正向反饋亦將逐步顯現,甚至可能對交易生態進行重塑。
不少受訪人士認為,監管層不斷優化融券及轉融通機制、避免不正當套利行為,有助于更有效地發揮市場多空平衡機制,提升資本市場的定價有效性,平抑股價異常波動,降低金融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