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3月26日,建邦聊泰黃河公鐵大橋正式通車。

據介紹,建邦聊泰黃河公鐵大橋由民營企業山東建邦集團以BOT模式投資建設,項目總投資近20億元。
建邦聊泰黃河公鐵大橋及公路接線工程,是聊泰鐵路的控制性工程,先后被列入2020年山東省重點基礎設施項目,以及2021年、2022年山東省重大投資建設項目。聊泰鐵路線路全長約85公里,連接京九與京滬兩大干線鐵路,投資總額約90億元(含黃河公鐵橋),被列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山東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山東省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

建邦聊泰黃河公鐵大橋以公鐵合建橋跨越黃河,主橋位于聊城市東阿縣艾山卡口下游2公里處,采用五跨連續鋼桁梁,最大跨度180米,是目前國內最大跨徑的平弦鋼桁梁公鐵兩用橋。

山東建邦集團路橋事業部總經理陳允剛介紹,建邦聊泰黃河公鐵大橋是繼濟南建邦黃河大橋之后,山東建邦集團投資建成的第二座黃河大橋,作為一名集團的老員工,自己也覺得非常自豪。
“建邦聊泰黃河公鐵大橋設計復雜,整個橋體分上下兩層橋面。上層為公路橋面,寬24米,下層為鐵路橋面,寬11.4米,也是目前黃河上施工結構形式最復雜的公鐵橋之一。”陳允剛說,“從‘落子’到通車,建邦聊泰黃河公鐵大橋回應人民群眾的迫切需求,不斷完善基礎設施硬件,打通周邊區域路網。”

山東建邦集團作為民營企業,持續投資建設回報周期長的交通基礎設施,得益于國家對民營經濟的大力支持,也是在積極響應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建邦聊泰黃河公鐵大橋作為民營企業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的又一標桿力作,為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及民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就在3月8日,山東省政府網站公布《濟南都市圈發展規劃(2024-2030年)》,提出濟南都市圈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重要承載區,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濟南都市圈以濟南市為中心,與聯系緊密的淄博市、泰安市、德州市、聊城市、濱州市共同組成。建邦聊泰黃河公鐵大橋是《濟南都市圈發展規劃(2024-2030年)》發布后,濟南都市圈區域內首個建成通車的重大跨黃交通基礎設施項目,連接濟南、聊城、泰安三市,進一步織密了濟南都市圈交通網,發揮交通先行作用,助力濟南都市圈高水平建設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