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見習記者 于婉凝
3月22日晚間,魯抗醫藥(600789.SH)發布2023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1.47億元,同比增長9.34%;實現歸母凈利潤2.46億元,同比增長78.37%。
然而,在這份“亮眼”的年報披露后的首個交易日,魯抗醫藥的股價走勢卻不盡如人意。截至3月25日收盤,魯抗醫藥股價跌超3%,收于6.19元/股。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魯抗醫藥近十年來營收穩步增長,歸母凈利潤卻呈現出較大波動;此外,公司資產負債率相對較高,存在一定的財務壓力。
歸母凈利潤波動幅度較大
年報顯示,魯抗醫藥自1997年上市以來,共計派發了14次紅利。2021年至2023年,魯抗醫藥派現金額分別為4411.03萬元、4889.68萬元和8064.34萬元。
經濟導報記者獲悉,魯抗醫藥派現金額較低,主要是自身利潤規模不高所致。
近十年來,魯抗醫藥歸母凈利潤波動幅度頗大。具體來看,2014年公司虧損1.25億元,2015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僅為0.08億元,2016年至2018年公司業績大幅增長,2019年公司歸母凈利潤下滑近25%至1.21億元。2020年至2021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從2.28億元降至0.89億元,此后兩年歸母凈利潤又實現正向增長,分別為1.38億元和2.46億元。
與歸母凈利潤表現不同,魯抗醫藥近十年的營收穩步增長,可謂表現出色。2014年,公司營業收入為23.12億元,隨后一路上揚,2023年公司營收達到61.47億元,比2014年增長了近166%。
魯抗醫藥歸母凈利潤波動幅度較大,公司方面對此怎么看?3月26日,經濟導報記者多次撥打年報中披露的公司證券事務代表的電話,但一直未接通。
在年報中,魯抗醫藥將2023年業績的增長歸因于三個方面,分別為:主營業務的影響,2023年公司持續推進營銷精細化管理,產品結構不斷優化,營業收入增加,綜合盈利能力進一步增強;成本的影響,通過加強車間精細化管理與技術提升,公司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報告期內公司獲得政府補助資金同比有所增加。
資產負債率較高
公開資料顯示,魯抗醫藥位于山東省濟寧市,成立于1966年,是一家國有控股綜合性醫藥企業,于1997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魯抗醫藥主要業務涵蓋人用原料藥、人用藥制劑、動植物保健藥品和環保科技等產業板塊。目前,魯抗醫藥控股股東為華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分行業來看,魯抗醫藥的主營業務可分為人用藥、獸用藥和其他。報告期內,公司人用藥實現營業收入32.18億元,同比增長8.65%;毛利率為28.99%,同比增加2.74個百分點。公司獸用藥實現營業收入25.85億元,同比增長11.99%;毛利率為18.16%,同比增加2.5個百分點。根據財務數據,2023年度,魯抗醫藥銷售毛利率為24.54%,同比增加2.53個百分點。

經濟導報記者查閱年報獲悉,魯抗醫藥資產負債率較高,存在一定的財務壓力。2021年至2023年,魯抗醫藥的短期借款分別為12.82億元、13.44億元和11.02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分別為7.09億元、6.42億元和4.65億元,而同期貨幣資金分別為5.77億元、6.89億元和7.98億元。近三年,公司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6.18%、59.82%和57.50%。
此外,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魯抗醫藥應收賬款逐年增加。2023年年報顯示,報告期末,魯抗醫藥應收賬款金額為8.02億元,占總資產的比例為9.11%。2021年末及2022年末,公司應收賬款金額分別為5.76億元和6.89億元。
面對逐年增長的應收賬款,魯抗醫藥是否會采取相關催收措施?3月26日,經濟導報記者多次致電該公司相關部門,但對方電話一直未接通。
從二級市場來看,3月以來,魯抗醫藥股價一直在6元左右震蕩,3月26日收跌0.32%,報6.17元/股,與2020年2月7日的高點18.15元/股相比,仍然跌幅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