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在市場回暖、投資者信心修復等前提下,基金發行市場回暖明顯。
尤其是債券型基金備受市場青睞。Wind數據顯示,以基金成立日作為統計標準,3月份新成立債券型基金規模站上千億元關口,在新成立基金產品中合計規模占比近八成。
而且被動指數型債券基金頗受歡迎,部分產品募集規模達到上限80億元。
多只債券型基金提前結束募集
“最近一段時間債券型基金賣得不錯,好多債券型基金靠搶才能買到。”4月3日,濟南一家商業銀行的理財經理張萍表示,“部分債券型基金雖然達不到‘日清’但也差不多,我的好幾個客戶就因為晚來了一兩天就沒買到。”
張萍告訴經濟導報記者,由于債券型基金預期收益水平高于貨幣市場基金,預期風險水平則低于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因此受到投資者青睞。“尤其是在貨幣政策偏寬松的背景下,債市仍維持較高資金關注度,部分偏債混合型基金的一季度業績亮眼,部分已經超過10%。”
如偏債型基金“西部利得鑫泓增強A”季度收益率達到10.0155%,是目前債券型基金當中業績最為出色的一只(統計初始份額)。“在純債型基金范疇內,也有不少產品業績出眾,特別是單季度漲幅超過4%的就有8只。總體來看,固收類投資策略產品該季度不僅穩健獲利,且具有較好的超額盈利,總體賺錢效應可觀。”張萍表示。
受此影響,債券型基金的發行端也繼續領跑全行業,不僅發行數量占比較大,且發行份額也在全季度的公募基金發行中占據主流。
Wind數據顯示,從發行結構來看,債券基金占據3月基金發行超七成規模;在3月新發行的基金產品中,債券型基金合計46只,發行份額1132.15億份。
從今年的數據來看,新發行的多只債券型基金募集規模觸及80億元的募集上限。如3月11日發行的安信長鑫增強以80億份的發行份額正式成立;3月13日,國投瑞銀啟源利率債成立,發行份額79.91億份。
此外,統計數據顯示,新發債券型基金的認購時間普遍大幅縮短,債券型基金提前結束募集的情形頻繁出現,更有債券型基金一日售罄,其熱度可見一斑。
3月23日,興證全球創新優勢公告,公司決定提前結束基金的募集,募集截止日由原定的2024年4月3日提前至2024年3月22日;3月19日,中歐基金發布公告,中歐穩悅120天滾動持有債券基金于3月19日開始募集,原定截止日為3月27日,現提前至發行首日結募。除此之外,包括上銀慧誠利60天持有、匯添富添添樂雙鑫債券、匯泉安陽純債等近20只債券型基金均宣告提前結束募集。
經濟導報記者統計發現,在提前結募的產品中,有多只產品將募集期縮短了一個月以上。如國壽安保利率債三個月定開原定募集截止日為4月14日,但1月23日該基金就以7.9億元的成果宣布結束募集,提前了82天;中加睿盈純債則提前了86天。
被動指數型債券基金受追捧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被動指數型債券基金頗受投資者歡迎。不少被動指數型債券基金均達到了80億元的上限。如交銀中債0—3年政金債指數的募集規模為79.9億元,易方達中債0—3年政策性金融債、招商中債0—3年政策性金融債的募集規模也分別達到79.9億元、79.79億元。
此外,海富通中債0—2年政策性金融債A、惠升中債7—10年政金債指數等多只產品規模也超過50億元。
張萍表示,被動指數債券基金以所跟蹤的債券指數的成分券(全部或部分)為投資對象,追求跟蹤偏離度和跟蹤誤差最小化,被動性體現在投資策略為跟蹤標的債券指數。
相對于主動純債型基金,被動指數型債券基金投資策略相對固定和透明,風險和收益特征較為清晰,具有工具化投資的屬性。“簡單說就是,方便投資者更準確地找到合適的產品來構建自己的資產配置組合,同時也能讓投資者心里更有數,大概清楚自己的產品會投哪些、不會投哪些債券。”
對于投資者為何青睞被動指數型債券基金的問題,張萍認為一方面是因為債券利率進入下行通道,無論機構還是個人投資者都有較低風險偏好的資金配置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投資者對未來債券市場較為樂觀,也有不少機構看好債市。
盡管被動指數型債券基金受到投資者追捧,但在濟南一家資產管理公司的高級資產規劃師盧翔看來,被動指數型債券基金并不是所有投資者都適合投資,投資者需要對債券的收益、風險特性有一定的認識。如果投資者無法承受波動、對債券缺乏認識,同時資金可投時間較短、對投資的預期收益率要求較高的則不建議投資。
“簡單來說就是,投資者需從收益率、風險偏好等角度出發進行匹配,看是否有相關基金產品能匹配得上。”盧翔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