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伴隨著新能源車滲透率的快速提升,有關新能源車保險價格高的討論也越來越多。新能源車車主買不到商業險、續保被拒以及續保漲價等情況頻頻出現,引發不少車主的吐槽。
不過上述情況即將被終結。
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關于推進新能源車險高質量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向行業內征意。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意見稿》聚焦新能源車險價格高、賠付率高等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擬定了擴大自主定價系數范圍,要研究推出“基礎+變動”組合保險產品解決投保難的問題。 受訪的業內人士表示,此舉將解決市場存在的投保難、投保貴等問題。通過調整新能源商業車險自主定價系數范圍等多種方式,提升保險公司的承保能力。“對新能源車的車主來說,以后再買保險基本上不會出現拒保的情況,而且部分純家用的新能源車保費也有可能會降低。”保險業內人士張宇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車主續保難 險企承壓大
“那個文件我看到了,期待能盡快實施吧。今年下半年買保險就不用再找人托關系了。”4月22日,濟南市民趙鑫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經濟導報記者了解,2022年國慶節前夕,趙鑫購買了一輛新能源汽車,第一年投保很順利,結果在2023年續保時,卻出現了問題。

趙鑫告訴經濟導報記者,他第一年的保費是6000元左右,包含車損險、第三者責任險等商業保險產品。去年快到續保時間了,他多次主動詢問續保事宜,但始終沒有收到相關消息,也沒有任何解釋。
“后來我找關系問了問,結果被定為‘高風險’,說是保費要提高30%以上。”趙鑫說,“最后還是托關系在另外一家保險公司以6100元的價格進行了投保。”
張宇告訴經濟導報記者,趙鑫之所以會被定為高風險可能有多種情況。一種情況是他所購買的車型用來做網約車比較多。“這種情況可以說是誤傷,因為保險公司也看不出趙鑫到底是不是開網約車的。”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趙鑫所購買的車型出險率比較高,即使按照此前的規定,可以對該車型的保費上浮35%,保險公司可能還會賠錢,因此會婉言拒保。”
實際上,新能源車承保難的背后是財險公司的虧損,不僅新能源車險整體賠付呈現極大幅度的增長,并且賠付率遠高于燃油車,對保險公司來講,要想盈利也有很多路要走。
此前,太保產險總經理曾義表示,新能源車出險率高于燃油車近一倍,這對新能源車的承保成本構成了一定壓力。
“新能源車被拒保的根源在于數據樣本小、保險費率定價難,同時也存在新能源車賠付率高,新能源車險存在虧損或者是低利潤的現實情況。”張宇解釋說,“2023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041萬輛。2041萬輛的數字看起來很高,但和2023年我國汽車保有量3.36億輛相比,則小了很多,只占整個保有量的6%。”
新規在路上
張宇告訴經濟導報記者,此次《意見稿》的出臺就是為了破解新能源車投保難、投保貴的問題。
在張宇看來,此次新規的重點為擬定擴大新能源商業車險自主定價系數范圍。推進新能源商業車險的自主定價系數范圍按照[0.5-1.5]執行,提升市場經營主體的定價能力,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這意味著新能源汽車的保險費用將更加靈活,保險公司可以根據車輛的具體風險情況,更精確地制定保險價格,從而降低部分投保人的保險費用。”
對于保險公司來說,通過提升自主定價能力和動態優化調整基準費率,可以使保險費率更加精準地反映新能源車的風險特征,有助于保險公司更精準地定價,從而緩解賠付壓力、改善承保結果。對于消費者來說,也有望解決投保難題。

中金公司研究部保險科技行業研究負責人毛晴晴表示,此前由于自主定價系數受限,很多用于經營網約車業務的新能源汽車,保險公司無法給予其跟風險相當的保費水平,自主定價系數放寬將降低家用新能源車的保費,抬升營運車輛的保費。
在某保險公司高層劉杰(應當事人要求,劉杰為化名)看來,提升自主定價能力和動態優化調整費率后,家庭自用車、出險率低、保有量大的車型保費會下降。而營運車、出險次數多、小眾車型等車輛保費有可能會提高。
此外,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網約車等營運性質的新能源車,因行駛里程和使用頻次高,提高了出險率和賠付率,這也導致了投保難的問題。此次《意見稿》要求保險公司對新能源汽車用于網約車等營運用途也要明確承保,并支持行業優化新能源商業車險保障責任。同時研究推出“基礎+變動”組合保險產品,為兼職運營網約車的新能源車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險保障。
在張宇看來,“基礎+變動”組合保險產品主要目的就是滿足不同類型車主的個性化保險需求。“‘基礎’可以理解為保險公司為車主提供基本的保障服務,像第三者責任險、車損險等。而‘變動’則根據車主的具體需求和車輛使用情況,提供額外附加險產品,如電池險等核心部件的新險種。”
此外,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在政策實施時間上,《意見稿》明確提出,實施時間原則上不晚于2024年6月1日。
“也就是說,像趙鑫那樣的車主,如果確實是純家用車,而且用車習慣良好,出險少,今年6月份以后再投保,保費可能會比去年的價格低一些。”張宇預測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