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時超
5月24日,證監會正式發布《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股份管理暫行辦法》(下稱“《減持管理辦法》”)、《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變動管理規則》(下稱“《持股變動規則》”),并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據悉,《減持管理辦法》共31條,針對市場反映的突出問題完善了相關內容,具體聚焦3方面:
其一,嚴格規范大股東減持。明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在破發、破凈、分紅不達標等情形下不得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或者大宗交易減持股份;增加大股東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前的預披露義務;要求大股東的一致行動人與大股東共同遵守減持限制。
其二,有效防范繞道減持。要求協議轉讓的受讓方鎖定六個月;明確因離婚、解散、分立等分割股票后各方持續共同遵守減持限制;明確司法強制執行、質押融資融券違約處置等根據減持方式的不同分別適用相關減持要求;禁止大股東融券賣出或者參與以本公司股票為標的物的衍生品交易;禁止限售股轉融通出借、限售股股東融券賣出等。
其三,細化違規責任條款。明確對違規減持可以采取責令購回并向上市公司上繳價差的措施,列舉應予處罰的具體情形。此外,還強化了上市公司及董事會秘書的義務。
《持股變動規則》則進一步規范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要求,如明確董監高離婚分割股票后各方持續共同遵守原有的減持限制;優化了禁止買賣股票的窗口期,支持董監高依法增持股份。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此次減持新規被市場視為史上最嚴,凸顯監管層對維護投資者權益、嚴格規范減持行為的堅定態度。而近期,有部分上市公司股東已經因為違規減持,受到監管部門的警示或處罰,顯現出監管從嚴態勢。
如5月23日,人福醫藥控股股東武漢當代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因違規減持人福醫藥股份,收到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監管警示。根據湖北證監局的調查,當代科技在2022年3月29日至2023年11月29日期間,所持有的人福醫藥股份因強制執行、強制平倉、司法拍賣等原因被陸續處置。然而,當代科技在2023年5月19日披露減持股份計劃后,并未按照規定在減持前15個交易日披露減持計劃,而是在2023年5月22日開始通過集中競價減持。這一行為違反了相關規定。因此,上交所決定對當代科技予以監管警示。
另外,近日深交所還下發關于對ST易聯眾原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張曦給予公開譴責處分的決定。
決定書顯示,經查明,ST易聯眾于2024年3月25日披露《關于原控股股東所持公司部分股份被司法拍賣完成過戶暨控制權發生變更的公告》,張曦所持ST易聯眾16.19%股份被司法拍賣,由周口城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2.88億元競拍取得,并于近期完成過戶登記。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張曦于2023年11月29日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張曦的上述減持行為發生于證監會立案調查期間。深交所稱,張曦的上述行為違反了相關規定,決定對張曦給予公開譴責的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