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李淑楠 通訊員 趙亞男 蘆振
為深入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省委金融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山東監管局有關工作要求,更好地展示山東銀行業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舉措和成效,山東省銀行業協會組織開展的“銀行業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服務山東經濟社會發展專題調研暨新聞媒體一線行”宣傳活動走進聊城,對銀行業服務黃河流域鄉村振興的典型做法成效進行深入調研采訪。
聊城境內黃河全長59.51公里,是黃河下游的重要城市。近年來,聊城市委、市政府深入落實黃河戰略,堅持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在推進鄉村振興上聚力突破,持續探索打造具有平原特色的鄉村振興新路徑。聊城銀行業聚焦重點領域,精準發力,切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續在金融助力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上下功夫。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2023年,聊城市以優異成績成功創建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冠縣和高唐成功創建山東省財金聯動支持鄉村振興示范縣。至2024年4月末,轄區各項貸款余額3920.12億元,較年初增加132.78億元、增長3.51%。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604.33億元、17.73萬戶,分別較年初增長9.48%、3.38%;普惠型小微貸款余額862.61億元、15.04萬戶,分別較年初增長9.83%、6.82%。
金融助力糧食安全和農產品穩產保供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要優化資金供給結構,確保國家糧食和能源安全等。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是關系社會民生和國家安全的頭等大事,也是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重要任務。聊城是山東省三大糧倉之一,也是全國重要的蔬菜種植地。聊城銀行業持續加大對糧食生產、農產品供應等重點民生領域資金供給,為農業生產注入金融活水。
作為金融保障糧食安全的主力軍和排頭兵,農發行聊城市分行提前行動,全力保障夏收工作有序開展,確保夏糧“顆粒歸倉”。4月中旬,即組織開展了夏糧生產、收購預測調研,走進田間地頭,查看小麥生產形勢。積極對接糧食、農業及物價等部門,廣泛調研、深入分析,共同研判生產成本變動情況、夏糧市場形勢,針對性做好夏糧收購準備工作。本著“錢等糧”的原則,結合歷年糧食收購情況預測資金需求,提前開展授信用信調查,確保在開秤前將收購資金撥付到企業,截至2024年5月15日,已為9戶糧食企業授信44.6億元。
“當前糧食價格低位運行,正是儲備原材料的有利時機,有了農行這7000萬元貸款資金,我公司不僅可以加大原料儲備,降低運營成本,同時還能夠幫助當地糧食經銷商解決庫存承壓的問題。”莘縣牧原農牧有限公司融資部經理吳震說。
據了解,牧原農牧是生豬調出大縣莘縣轄內最大的生豬養殖企業,年均出欄75萬頭,在帶動人口就業、拉動經濟增長等方面有著突出貢獻。企業建廠之初,農業銀行莘縣支行即為其發放了5000萬元項目貸款,建立了深厚的合作關系。近期,企業因需加大原料儲備,流動資金產生缺口,再次找到農業銀行莘縣支行。該行立即啟動受理調查程序,由支行行長統籌負責省、市、縣三級督導協調,業務經辦人員單日往返逾1000公里落實簽字、蓋章等手續,以最快速度成功投放7000萬元精準幫扶貸款,為生豬穩產保供提供了有效支撐。
金融賦能產業振興 助力增收致富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如何引金融活水精準滴灌特色產業,以產業發展帶動地方經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命題。聊城銀行業瞄準黃河沿岸特色產業,圍繞臨清軸承、冠縣靈芝、東阿阿膠等,相繼推出“靈芝產業貸”“魯西黃牛貸”等地方特色產品,助力沿黃流域高質量發展。

聊城臨清軸承產業集群起步于上世紀70年代末,已有近50年歷史。目前臨清擁有5100余家軸承制造企業,吸納20余萬人就業,年營業收入超過500億元。
走進山東華工軸承有限公司的磨床車間,自動化生產線正在高效運行。自2011年成立以來,隨著企業規模擴大,資金需求也隨之增加。然而,缺少合適的抵押物一直是企業融資的難題。2024年4月,郵儲銀行聊城市分行了解到公司困境后,第一時間上門對接,通過知識產權質押方式,為企業增信1000萬元,并幫助申請了LPR貼息補助政策,滿足了企業資金需求,使企業享受了財政貼息紅利。

在銀行信貸支持下,部分軸承企業由小而大、從弱變強,步入高質量發展軌道。成立于2016年的山東金帝股份,于2023年成功上市。企業成長過程中,金融支持發揮了重要作用。2017年,針對公司改制并購后,面臨新產品市場投放資金需求大的困難局面,北京銀行聊城分行成為企業合并后首家合作的金融機構,通過重新設計授信方案等措施,幫助企業退出擔保圈,克服了上市路上的重要障礙。
據了解,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聊城監管分局將2024年確定為“高質量發展攻堅年”,引導銀行業持續加大重點領域支持力度,支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促進發展新質生產力,截至2024年4月末,知識產權密集型、高技術產業貸款余額分別為143.48億元、23.15億元,較年初增速達11.87%、11.43%。
金融擦亮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聊城銀行業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大力支持清潔能源、環保節能等綠色產業發展,促進黃河流域生態治理、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和污染防治。至2024年4月末,全市綠色信貸余額301.63億元,較年初增加71.46億元、增長31.05%,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27.54個百分點。
英倫環保危廢綜合利用年產45萬噸凈水劑項目位于茌平區樂平鋪鎮,是山東省黃河流域重點項目,項目建成滿產后將具備年處理8萬噸鋁灰渣、年產45萬噸凈水劑的產能,并新增500余人就業崗位。光大銀行聊城分行持續對接項目建設過程和資金需求,針對企業實際制定了信貸、現金管理、支付結算、風險防范綜合性服務方案,僅用20天時間就實現了項目批復,發放綠色固定資產貸款3000萬元。

為了將信貸資金更好傾斜到綠色環保領域,光大銀行聊城分行不斷改善和創新節能環保領域的金融服務,完善內部成本分攤和收益共享機制,給予綠色貸款定價優惠20BP。今年以來,該分行累計投放綠色貸款6045萬元,截至2024年4月末,綠色貸款余額5.29億元,占全部貸款的比例達46.20%,貸款結構的含綠量進一步提升。
圍繞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聊城銀行業認真貫徹落實監管部門關于支持傳統產業綠色升級、黃河流域污染防治等要求,在設備更新、技術改造、綠色轉型發展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
數字金融為鄉村振興插上騰飛翅膀
通過發展數字金融,可以大幅提升服務效率,擴大服務覆蓋面和受益面,精準地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定制化和智能化的金融服務,在覆蓋傳統模式下的長尾客戶、發展普惠金融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也是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必要手段。
冠縣在2023年被評為山東省財金聯動支持鄉村振興示范縣。根據當地黨委政府統一部署,在監管部門大力支持下,銀行業積極參與“冠縣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平臺”建設,持續豐富產品體系,截至2024年4月末,注冊用戶達27萬人、覆蓋常住、適齡人口63%以上,線上申請貸款29162筆,發放12069筆、47.2億元。
“平臺的搭建有效解決了長期以來農村金融供給不足、信息不對稱等問題,真正打通金融支農‘最后一公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冠縣監管支局負責人說。聊城銀行業以鄉村振興為主戰場,以線上化、場景化、差異化為突破路徑,持續加大金融科技、惠農渠道在農村地區的投入覆蓋,助力地方經濟發展。靈芝種植戶李先生是當地的靈芝種植、加工及銷售大戶,今年以來銷售量大幅增加,周轉資金需求旺盛,在當地金融輔導員幫助下,其通過平臺發出了貸款申請,潤昌農商行第一時間對接提供金融服務,為其發放貸款100萬元,獲得信貸效率較大提高,得到了農戶的充分認可。
在東阿,農村三資綜合平臺有效推進了鄉村治理數字化進程,實現了村集體的資金、資產、資源的數字化管理;在冠縣,農業生產托管平臺把傳統農田種植托管服務全流程搬到線上,托管土地面積達12萬畝……為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質效,建設銀行聊城分行發揮自身金融科技優勢,創新搭建了農村三資綜合平臺、農村產權交易平臺、農業生產托管平臺、農資(農藥)監管平臺、全產業鏈要素交易平臺和周公河智慧農批市場平臺等六大特色平臺場景,精準對接鄉村治理、農業托管等熱點領域。

“黨建+金融” 匯聚鄉村振興新動能
黨組織是落實鄉村振興工作的核心,緊緊依靠和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用,推進金融服務與基層社會治理聯動共建,筑牢農村金融服務陣地,是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聊城監管分局大力支持銀行機構加強與各級政府和基層村集體組織間黨建聯動和工作聯動,選取部分優秀金融干部赴鄉村掛職。2023年,聊城市委組織部印發了《關于黨建引領金融賦能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在“黨建引領金融賦能鄉村振興”工作中確定以建設銀行為試點行,建設銀行山東省分行與聊城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探索建立縣、鎮、村三級金融專員機制的服務模式。目前,省、市分行優選2名干部掛任縣委副書記,16名干部掛任鄉鎮(街道)黨(工)委副書記,1名干部擔任鄉村振興第一書記。同時優選1330名村級金融專員,將金融服務有效觸達覆蓋到農村農戶。
為強化支持保障,建設銀行聊城分行設立了鄉村振興金融業務委員會和鄉村振興金融業務中心。組建兩支張富清金融服務隊,17家支行成立了41支金融輔導員團隊,與金融專員建立一對一業務指導聯系,建立“鄉村振興合伙人”隊伍。制定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工作規劃和行動方案,編印政策匯編,聯合市委組織部在孔繁森精神教學基地舉辦市級“黨建引領金融賦能”鄉村振興金融專員培訓班。在此基礎上配合市、縣組織部門和鄉鎮(街道)建設“黨群服務中心+裕農通”精品綜合服務站,打造“黨建紅+建行藍”鄉村振興服務品牌。
據了解,聊城銀行業已將強化“黨建引領”作為全面支持鄉村振興,深化和提升農村治理水平的重要原則和常態化措施。截至2023年末,轄區銀行機構已先后與89個街道鄉鎮黨委政府建立黨建共建戰略合作關系,共選派278名干部到全市鄉鎮掛職。
在未來道路上,聊城銀行業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聚焦“五篇大文章”相關工作要求,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機遇,立足聊城市區位、產業、文化優勢,持續加大金融服務力度,不斷書寫金融支持沿黃岸邊鄉村振興的亮麗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