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段海濤
5月27日晚,山東索力得焊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索力得”)發布關于簽署終止輔導協議的公告,這意味著進入輔導期近3年后,索力得的IPO計劃按下了停止鍵。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索力得位于泰安肥城,是專業從事焊絲科研開發和生產銷售的現代化民營企業,也是山東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但近兩年公司連續虧損,這或許是索力得停止IPO計劃的原因。
輔導備案被終止
“因公司戰略發展調整,經雙方友好協商并達成一致,民生證券終止對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相關輔導工作。”索力得方面介紹,雙方于2024年5月24日簽署了解除輔導協議,民生證券于當日向山東證監局報送了終止輔導備案的申請材料。證監會相關網站則顯示,索力得的輔導狀態已變為“撤回輔導備案”。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索力得早在2021年7月30日就與民生證券簽署了IPO輔導協議,2021年8月2日向山東證監局報送了上市輔導備案申請材料,并于當日被受理,索力得就此進入輔導期。在經過33個月的輔導后,索力得最終選擇停止上市計劃,讓人頗感遺憾。
公開資料顯示,索力得成立于2003年8月,公司位于肥城市石橫鎮,2015年5月在新三板掛牌,目前處于新三板創新層,注冊資本8112.95萬元。索力得是焊接材料細分行業的生產商,建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取得國家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15項,產品先后獲得中國馳名商標、中國機械工業優質品牌、國家級綠色工廠、山東省名牌產品等榮譽稱號。
官網信息顯示,索力得主要產品包括氣保焊絲、埋弧焊絲、焊劑、藥芯焊絲、不銹鋼焊絲等上百個品種規格系列,現綜合產能40萬噸,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動車、船舶、工程機械、壓力容器、煤礦機械、電力設備等制造行業的多個領域,與中國重汽、中集集團、徐工集團、鄭煤股份、林州重機、山東礦機、山推股份、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等建立并保持了長期合作關系。
股權結構顯示,索力得股權較為分散,并沒有控股股東,柴月華、亓煜、張金生、姚榮利、關常勇、焉兆軍、冉令國為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公司約58.71%的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民生證券在最新一期輔導工作進展報告中提及,索力得的前身肥城高余焊接材料公司改制分流的總體方案未經山東省相關部門批復,同時改制時的評估報告未報送山東省財政廳確認。索力得需與山東省人民政府溝通出具確認文件,追認肥城高余焊接材料公司的改制方案、資產評估結果,確認肥城高余焊接材料公司改制的審批主體和權限符合當時國有資產管理的相關規定,且改制過程合法、合規,不存在國有資產流失或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等違規情形。
對于終止輔導的原因,經濟導報記者5月28日致電索力得,公司證券部人士表示,“(公司)想轉換上市板塊”;至于會否更換券商重新輔導、還是有其他考慮,該人士稱,“到時候看公告吧”。
連續兩年大幅虧損
據了解,我國焊接材料行業經過多年發展已較為成熟,市場化程度較高,行業處于完全充分競爭的情形。
據不完全統計,近10年我國焊接材料年總產量保持在400萬噸以上,在世界總產量中占比始終超過50%,是世界焊材的生產和消費大國。從產品結構看,近年來焊條占比下降至30%左右;氣保護實心焊絲產量處于穩定增加的趨勢,占比在45%左右;藥芯焊絲總量穩中有升,但未發生結構性轉變,占比穩定在10%左右;埋弧焊接材料產量基本穩定,占比10%左右。
近10年,我國焊接材料進口總量總體呈下降趨勢,一定程度上說明國產焊接材料的高質量發展有所突破。但進口產品附加值較高,高端焊接材料產品自主化供應仍有較大空間。
從索力得的情況看,2019年至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不斷增長,分別為15.24億元、16.02億元、20.78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363.74萬元、9363.30萬元、5047.38萬元。也就是說,在索力得啟動IPO輔導之際,公司營收在快速增長,企業效益也算不錯。
不過,2022年和2023年,索力得營收持續下降,分別為15.96億元、13.63億元,毛利率分別為2.33%、3.55%,歸母凈利潤更是出現虧損,分別為-4311.59萬元、-2705.12萬元;與此同時,公司資產負債率也處于高位,分別為81.31%、81.81%,2023年的流動比率僅為0.98,存在較大的償債風險。
索力得在談及市場競爭風險時表示,焊接材料行業下游市場需求下滑,房地產行業進入下行通道,制造業需求明顯疲軟,部分工程項目停工或開工不足,焊接材 料行業市場需求減弱,消費結構也呈現分化,行業競爭愈發激 烈。與此同時,焊接材料行業新增產能創有史以來最大量的集中釋放,導致價格嚴重扭曲,使整個行業的盈利能力大幅下滑。
索力得表示,針對公司面臨的風險,要加強新產品研發力度,提高公司盈利水平;加快貨款回收,盡量減少外欠貨款的資金占用;實施股權融資,進行定向增發,調整資產結構;千方百計開拓市場,確保實現產銷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