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通訊員 任科昕
5月份,濰坊地區各大鹽場“頭耙鹽”進入收撈季節,山東港口渤海灣港搶抓市場機遇,掀起原鹽作業大會戰,5月完成散鹽吞吐量27.7萬噸,同比增長13%,“散改集”完成2532標箱,同比增長180%。

濰坊鹽業歷史悠久,近年來發展成為全國第一產鹽大市,鹽化工也成為濰坊經濟的一大支柱產業。5月份濰坊新鹽上市,渤海灣港市場營銷中心總結以往經驗,立足國家大宗貨物“公轉水”方向和港口融合發展平臺,積極轉變市場開發思維,全面把握區間貨流轉特點和客戶集中發貨需求,利用綜合成本和高效服務的性價比優勢,全力向市場要增量。
“由于外貿鹽具有價格優勢,在了解到濰坊原鹽市場需求后,我們立足港口融合發展平臺,結合前期與煙臺港協同服務客戶形成的成熟合作模式與良好口碑,積極對接腹地客戶,優化原鹽供應鏈,打通煙臺、萊州、龍口、威海四條水路進口新渠道,為客戶提供更多元、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務,實現腹地鹽化工供應鏈‘水鐵公’三線并行。不僅如此,我們還利用回程船,幫助腹地客戶打通秦皇島、旅順的省外銷貨渠道,打造跨區域‘重去重回’供應鏈服務。”渤海灣港市場營銷中心業務經理王海亭介紹。
一花獨放不是春,在散鹽業務取得新突破的同時,原鹽“散改集”業務也如火如荼地開展。威海地區腌制鹽進入需求旺季,由于腌制鹽屬于食品級鹽類,對貨物保管要求較高。渤海灣港積極為客戶研究“散改集”方案,確保貨物高效高質抵達。“航運集團在濰坊港的運力實現‘天天班’,我們依托山港快線服務品牌,推動濰坊港、廣利港、威海港和航運集團多方聯動,從集鹽場地、空箱調撥、船舶班期、裝箱設備、海帶場配送等多個環節充分準備,為客戶打造全流程供應鏈綜合服務。”渤海灣港市場營銷中心集裝箱主任王傳中說。
為打好原鹽作業大會戰,濰坊港區各單位和基層隊超前謀劃、合理布局,調度室結合實際科學制定作業計劃,合理安排泊位、堆場、機械及人力等生產資源配置,強化人機高效聯動,全力實現貨物作業“零誤、零延、零污、零損”,全面實施船舶“快靠、快裝、快離”,降低貨主和船方的綜合成本,滿足客戶低成本、高效物流運輸需求,實現貨主、船方與港口共贏,為貨物保供保暢注入強勁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