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荊超 石瀟懿
實習生 吳光冕
一枝玫瑰,能做成鮮花餅,釀成酒,成為一道美食,還能變成精油、純露、護膚品,化身一劑療愈良方,藥食同源。在濟南平陰縣玫瑰鎮,芳蕾“玫瑰花鄉”田園綜合體(下稱“玫瑰花鄉”),用一朵玫瑰花探索出了一條特色研學路。
“以玫瑰為基地特色開發的勞動實踐和手工操作課程,是我們研學課程體系之一,一二三產業相融相生,‘玫瑰花鄉’還將不斷拉長產業鏈條。”“玫瑰花鄉”總經理李柱斌表示,田園研學要做的文章還有許多。

(“玫瑰花鄉”花開時節一角)
教室在田間
一朵玫瑰花,怎么變成一個鮮花餅、一罐玫瑰醬?在“玫瑰花鄉”,制作鮮花餅、手搓玫瑰醬,是特色研學課程,研學的孩子從勞動中直接獲取“一手”知識。
每年4月下旬,玫瑰花陸續綻放,花海飄香,就到了一年一度“玫瑰花鄉”田園研學的旺季,田間地頭的研學教室爆滿。“賞花游、研學游引爆客流量,今年4月承接的游客入園量超10萬人次,5月接近20萬人次。”李柱斌說。
到今年,“玫瑰花鄉”3年建設周期已滿,初步實現了一二三產業融合。“山東省省級中小學生研學基地”“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基地”“100所優秀農民田間學校”等研學“招牌”使其從玫瑰鎮走向全國,全國各地的孩子慕名而來,在花田萌發出對自然科學、植物研學的興趣。
“玫瑰花鄉”,不只有玫瑰。研學,也不止于玫瑰特色課程。6月15日至16日,第十六屆濟南市青少年科技節活動之一的第八屆全國青少年無人機大賽山東省賽(濟南)分站賽,把競賽場放在“玫瑰花鄉”。
不少游客喜歡站在“玫瑰花鄉”的地標——航空夢想餐廳打卡拍照,這家波音787一比一飛機餐廳,是“玫瑰花鄉”的經典IP。其通過呈現復原萊特飛機及第一架思提帕-卡普羅尼噴氣式飛機,秉承自然教育理念,開啟戶外體驗探索,激發研學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李柱斌說,“玫瑰花鄉”基地除了玫瑰,還有以飛行科技主題開發的航空科技和無人課程、紅色文化主題的重走長征路等紅色主題課程、軍事強國的國防訓練和生活技能培訓課程、以動植物為主的自然科普實踐課程。隨著研學課程體系的豐富,基地特色主題研學周接待量在2000到3000人,客源主要包括學校組織的勞動實踐課程、校外培訓機構組織的研學課程及旅行社組織的其他省市研學活動。
下一步,“玫瑰花鄉”將積極與教育局面向公立學校課程建設開發新的研學課程,實現知識與實踐、校園與花田的融合。

(圖為“玫瑰花鄉”研學活動)
玫瑰跨界“康養”
“玫瑰花鄉”副總趙濤,是項目“從0到1”的踐行者、見證者。他親歷了田園綜合體從無到有、從規劃圖到施工圖的變遷。當與“玫瑰花鄉”同一時期動工的不少田園綜合體項目還在為二三產延伸而找尋資源時,“玫瑰花鄉”已經摸索出了自己獨有的發展路徑。用趙濤的話說,這是典型的“用二產和三產驅動一產”模式,而非盲目上“一產”、單純做基地的“攤大餅”項目。
如其所言,走進“玫瑰花鄉”世界玫瑰博覽園,三產融合的玫瑰系列產品琳瑯滿目。“玫瑰花鄉”以玫瑰文化為載體,以玫瑰產業為核心,讓玫瑰實現了跨界。
“‘玫瑰花鄉’有3000多畝重瓣紅玫瑰種植基地,還在雄安新區等地設立了種植基地,目前6000余畝的種植規模,遠遠滿足不了玫瑰全產業鏈布局。”李柱斌說,截至目前,“玫瑰花鄉”項目總投資2.26億元。
經濟導報記者采訪獲悉,在產業規劃方面,“玫瑰花鄉”的投資主體——山東芳蕾玫瑰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芳蕾玫瑰”)建立起了重瓣紅玫瑰溯源體系,其中在一產種植端,成立了以標準種植、科研研發、規模制造、多元銷售、國際花茶和精油貿易為主要發展方向的9家子公司。

(“玫瑰花鄉”恒溫育苗中心一角)
在二產研發端,芳蕾玫瑰牽頭成立了實現玫瑰跨界科技研發的平陰縣芳香玫瑰花研究院,目前和江南大學、山東農業大學等院校建立了深度研發合作。芳蕾玫瑰還遠渡重洋,銷往日本、韓國、加拿大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玫瑰花鄉”,是濟南的后花園,也是拉長玫瑰產業鏈條的“主戰場”,正在打造國內藥食同源玫瑰產業高地。
李柱斌介紹,“玫瑰花鄉”計劃擴大規模,二期用地規劃已經獲批。為了進一步拉長產業鏈條,項目將在旅游、康養、研學上繼續深耕,細挖玫瑰療愈功能,打造綜合性康養社區、康養旅游勝地,讓用戶在“鄉”約田園的生態美、產業美中享受慢生活。

(“玫瑰花鄉”設立了飛行科技類研學課程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