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導報記者 段海濤
證監會網站信息顯示,煙臺宏遠氧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宏遠氧業”)IPO輔導狀態變更為“輔導驗收”,輔導券商也提交了輔導工作完成報告,這意味著宏遠氧業沖刺北交所上市再進一步。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宏遠氧業是新三板掛牌企業,今年3月15日被調入創新層,年報數據顯示,宏遠氧業凈利潤、資產收益率等指標均符合北交所上市的財務條件。或許,宏遠氧業很快就將遞交上市申報材料。
輔導工作進行了近4年
國泰君安最新提交的上市輔導情況報告顯示,國泰君安與宏遠氧業于2020年7月6日簽署了輔導協議,7月7日完成輔導備案,從那時至今,共開展了18期輔導工作。國泰君安認為,宏遠氧業具備成為上市公司應有的公司治理結構、會計基礎工作、內部控制制度,公司與董監高、5%以上股東、實控人等也全面掌握了有關的法律法規和規則。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宏遠氧業輔導期長達近4年,最初的上市目標為深市創業板,后綜合考慮自身實際情況和發展戰略,2023年3月,宏遠氧業將擬上市場所變更為北交所。為此,宏遠氧業于2023年6月2日在新三板掛牌,為后續在北交所上市做好鋪墊。
公開資料顯示,宏遠氧業成立于1998年3月,注冊資本2272.73萬元,公司位于煙臺市芝罘區,始終專注于載人壓力容器的設計、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主要產品包括醫用氧艙、微壓艙、氣壓過渡艙、避險艙、軍用加/減壓艙、試驗艙和潛水裝備等,廣泛應用于醫療健康、隧道盾構、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領域。
據介紹,宏遠氧業作為國內醫用氧艙和氣壓過渡艙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曾參與起草氧艙國家標準,擁有專利133項,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山東省第二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山東省“瞪羚”企業、山東省“獨角獸”企業等榮譽。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宏遠氧業作為國內載人壓力容器行業的領軍者,曾深度參與“神舟”系列宇宙飛船、“奮斗者”號11000米載人潛水器等國家戰略性重大項目的配套工作。2022年2月,公司載人壓力艙產品成功入選首批“好品山東”品牌名單。
2024年3月,宏遠氧業再獲殊榮,獲評工業和信息化部第八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宏遠氧業表示,這充分體現了公司在醫用氧艙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對公司在細分產品市場的創新、產品質量和品牌培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增強了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對公司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2024年3月,宏遠氧業在掛牌不足一年的情況下,被新三板調入創新層,而進入創新層,正是公司在北交所上市的先決條件。伴隨著輔導狀態變為“輔導驗收”,宏遠氧業沖刺北交所上市的速度或將加快。
“請關注公司以后的公告。”6月17日,當經濟導報記者就輔導驗收是否通過詢問宏遠氧業時,公司證券部人士表示,公司會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信息披露。
前期會計差錯剛進行了更正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宏遠氧業近幾年營收穩中有升,但凈利潤卻出現了一定波動。
此前公布的年報顯示,2023年,宏遠氧業實現營業收入34973.45萬元,同比增長14.23%,歸母凈利潤4520.36萬元,同比增長24.32%,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10.08%。
實際上,宏遠氧業2023年業績的大幅增長,是在2022年凈利潤出現較大幅度下滑的基礎上實現的。
此前披露的數據顯示,2021年和2022年,宏遠氧業營業收入分別為30539.51萬元、30617.69萬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109.03萬元、3606.04萬元。
不過,在2024年6月上旬,宏遠氧業剛剛對以前年度的會計差錯進行了更正。據了解,產生差錯的原因,一是比照同行業可比公司慣例,審慎選擇會計政策,二是會計判斷存在差異。
以2023年年報數據為例,營業收入未發生變化,營業成本增加了166.58萬元,影響比例為0.70%;銷售費用減少了145.57萬元,影響比例為-5.54%;歸母凈利潤減少15.40萬元,影響比例為0.34%;預計負債增加171.56萬元,影響比例100%。
總體來看,會計差錯更正的范圍和數值都不算大,對宏遠氧業未造成大的影響,其連續3年的主要財務數據,均符合北交所上市的財務條件。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根據2024年1月初的股東大會決議,宏遠氧業擬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758萬股(含本數,未考慮超額配售選擇權)并在北交所上市,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后,擬用于載人壓力容器產業化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微高壓氧艙產業化項目、研發及試驗檢測中心建設項目。
上述證券部人士告訴經濟導報記者,未來上報申報材料時,公司募投項目不會發生變更,會按照審議通過的方案執行。
據披露,載人壓力容器產業化生產基地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額為12967.45萬元,計劃投入募集資金12000萬元;微高壓氧艙產業化項目計劃總投資額8846.46萬元,計劃投入募集資金8000萬元;研發及試驗檢測中心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額7341.84萬元,計劃投入募集資金650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