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債券“牛市旗手”——30年期國債期貨,再度刷新歷史新高!
6月20日,3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逆勢連續上行,最終收漲0.39%,收報108.77元,續創30年期國債期貨上市后的新高。在其帶領下,其他期限國債期貨主力合約在20日也紛紛創下階段高點。
市場人士表示,由于目前風險偏好降低,國債期限利差極度壓縮,在流動性相對寬裕的環境中,債市依舊有表現機會。不過,未來仍需要關注央行對于中長期債券相關風險提示。
國債期貨逆勢上行
20日,由于當日LPR利率并未下調,略低于部分資金預期,債市開盤后收益率全線上行,但30年期國債活躍券收益率逆勢下行。盡管盤中有所波動,收益率有所反彈,但從全日交易看,該券收益率已經下行0.25個基點。
國債期貨市場反應更加敏感。早盤,30年、10年和5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紛紛創出近期新高,但此后呈現高開低走態勢。
3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進行短期調整后繼續上行,并在收盤時創出歷史新高。數據顯示,3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漲0.39%,收報108.77元,刷新30年期國債期貨上市后的新高。
債市仍受到青睞
“債市目前期限利差得到極致壓縮,市場對于長期利率預期較低。這種環境下,即使沒有降準降息等貨幣寬松政策,只需要流動性合理充裕,債市就會保持強勢。”開源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陳曦表示,目前金融機構普遍面臨“優質資產荒”,其背后意味著市場資金風險偏好很低,更熱衷于國債。盡管國債收益率頻創新低,但由于資產的稀缺,各類機構仍在加倉債券。
同時,在交易層面上,30年期國債期貨亦有優勢。
華福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徐亮表示,30年期國債期貨之所以再度刷新歷史新高,不僅僅與市場基本面和資金面有關系,同時在交易層面上亦有優勢。
他認為,30年期國債期貨合約,由于之前盛行套保,因此合約比較便宜。如今套保的力量在逐步減弱,市場資金選擇進行基差收斂交易,所以在眾多合約中再創新高。
徐亮認為,目前債市表現還是比較好的,市場需要關注一些變量,例如降息時點、資金利率異動,以及經濟數據有明顯恢復。
展望未來,市場提示需要關注央行表態。
一位大型基金固收負責人表示,央行視角與市場機構有所不同,需要從更長周期去思考。
民生證券固收分析師譚逸鳴認為,當前經濟基本面修復波浪式運行特征未改,資金面維持平穩寬松,機構欠配壓力仍較大,疊加政策多目標均衡的背景下,以穩為主或將是主基調。在此情形下,偏寬松的貨幣環境或不會大幅變化,債市利率調整風險可控。但需注意的是,考慮到央行多次提示利率風險,當30年期國債收益率向下突破2.5%之后,債市利率確已進入“敏感”區間,對應需密切關注央行的回應和操作情況。(來源:上海證券報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