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山東省能源局積極支持棗莊搶占新能源電池發展新賽道,大力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近兩年,共支持棗莊新型儲能示范項目7個、76.2萬千瓦,數量和規模均居全省前列。”8月13日下午在2024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大會新聞發布會上,山東省能源局二級巡視員朱輝介紹了山東省能源局對棗莊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的政策支持。

據介紹,今年上半年,全省新能源發電裝機歷史性突破1億千瓦,成為東部沿海首個新能源裝機過億省份。到7月底,已達1.02億千瓦,占比46%,年底將超過煤電裝機。其中,光伏6503萬千瓦,連續七年居全國第一;生物質445萬千瓦,居全國第二;海上風電新增規模連續兩年全國第一,累計建成497萬千瓦,躍居全國第三。隨著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山東省能源局將新型儲能作為破解消納難題的關鍵一招,大力實施“百萬千瓦”行動計劃,推動新型儲能發展實現新突破。
創優政策環境。出臺全國首部儲能現貨市場支持政策、首部長時儲能專項支持政策,率先建立儲能市場化交易機制,激發企業投資建設積極性。
提速項目建設。實行“賽馬制”“亮牌制”“積分制”等激勵機制,加快推動中儲國能肥城30萬千瓦壓縮空氣、東營津輝50萬千瓦電化學等一批國內領先的大型儲能電站先后建成并網。
豐富技術場景。充分發揮山東新能源風光齊備、海陸并舉優勢,探索形成獨立共享、新能源配建、火電聯合調頻等多元應用場景,實現鋰電池、壓縮空氣、液流電池等多技術路線共同發展。
加強產業培育。與16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召開儲能高質量發展大會,支持棗莊、泰安等市立足自身資源稟賦,打造一批上下協同的產業基地。截至目前,全省新型儲能規模達553.8萬千瓦,連續兩年居全國首位。
朱輝還介紹,山東省能源局將“新能源電池名城”產業集群納入《指導意見》加快發展;共同舉辦首屆國際鋰電產業展覽會,支持棗莊成立鋰電產業聯盟、全國鋰電產業融合共同體,推動“政產學研用”一體協同發展。目前,棗莊已形成較為完整的鋰電全產業鏈條,在綠色低碳轉型發展道路上跑出了棗莊“加速度”。
他表示,今后一個時期,山東省能源局將聚焦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示范區建設,推動新型儲能產業加快發展,促進全產業鏈競爭優勢逐步凸顯,到2025年,全省新型儲能產業營業收入達到2500億元;2030年,產業規模進一步壯大,競爭力達到全國領先。以此為契機,山東省能源局將積極支持棗莊發揮資源優勢、區位優勢、產業優勢,拉長產業鏈,做強創新鏈,提升價值鏈,構建更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產業生態,聚力打造“新能源電池名城”,為全省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注入“棗莊力量”。
經濟導報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提升本次大會舉辦實效,棗莊市領導多次帶隊赴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區開展招商活動,拜訪對接了華友鈷業、中創新航、弘正儲能、仁爍光能等頭部企業,市直有關部門(單位)、各區(市)、棗莊高新區洽談謀劃了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經大會籌備工作小組初步研判,從中篩選出了涵蓋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氫燃料電池等新能源電池領域,共計24個產業引領性強、帶動效益好的項目在大會上集中簽約,簽約項目總投資超過400億元,其中過50億元以上項目2個、30億元—50億元項目3個,10億—30億元項目13個。其他項目也將在分項活動或會后組織簽約,并加快推進項目落地。這些優質項目的建成投產,將進一步助力棗莊加快建成中國新能源電池名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