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8月15日上午在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下稱“起步區”)舉行的“深入貫徹落實黃河國家戰略,加快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起步區管委會建設管理部副部長于宗曉介紹,建設管理部始終聚焦基礎設施配套建設,致力以高水平、高質量的城市基礎設施引領發展格局、打造新城業態,為起步區城市崛起、產業引進、人才引入做好保障。上半年,建設管理部在交通、生態、配套“三優先”及安居工程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形成了一批新的建設成果。

交通建設方面:
加快跨河通道建設。進度較快的黃河大橋復線橋進入收尾沖刺階段,預計年內將具備通車條件,黃崗路、濟洛路北延、航天大道穿黃隧道也在加速實施。
加快城市道路建設。截至目前,起步區全區已有其中109條、154.4公里市政道路具備通車條件,前期謀劃推進的黃河大道二期、鳳凰新街綜合管廊及配套工程的道路工程7月份已陸續啟動。
優化農村道路。下半年擬實施“四好農村路”工程,其中涉及農村道路路面狀況改善工程46.9公里,計劃11月完成全部建設任務。
生態建設方面:
持續實施河道水系工程。大寺河支流一、崔寨片區簸箕劉溝等河道水系連通工程、大寺河綜合治理工程等正在加速實施,加快拉開河道水系框架。
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目前起步區崔寨再生水廠一期項目已正式運營;示范區再生水廠完成主體施工;綠色循環產業園再生水制備一廠完成工程樁施工。
加快園林綠化提升。黃河大道兩側綠化提升完成約20萬平方米。鵲山生態文化區在緊鑼密鼓謀劃推進。這些項目的實施,將有效提升起步區居住生活品質,護航城市生態。


▲起步區綠色低碳車網互動充換電示范站一角
安居工程及配套建設方面:
城中村改造14個項目約4.6萬套住宅加速建設,目前已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62.25%。教育配套項目有序推進,其中,鵲華校區高中項目已完工,正在組織竣工驗收;黃河體育中心項目足球場進入屋蓋鋼結構施工階段,會展中心鉑驪酒店、N1、S1—S6展館陸續收尾。上個月,起步區綠色低碳車網互動充換電示范站正式運營,這是國內首座全要素的綠色低碳車網互動充換電示范站,實現“全綠電、零碳排”,與起步區發展理念高度契合;充電單槍最高功率達600千瓦,實現“咖啡時間、滿電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