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8月27日,在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加快推進數字強省建設 以數字化賦能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山東省大數據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綦琳表示,為進一步統籌數字化發展和安全,加快新一代數字技術與城市經濟社會深度融合,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推動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目前,山東省數字社會建設全面發力。
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有效盤活數據資產價值、推進數據流通交易是關鍵。如何讓“沉睡”的數據真正“活”起來、有效用起來?當數字化轉型深入到產業、生活中越來越多的領域,“智慧”生活畫卷如何展開?數字強省建設走在全國前列的山東,給出了積極探索。
盤活數據資源
從數據到數據產品,這個跨越并不容易。實際運行中,諸多的企業、行業都沉淀了大量數據,但這些數據若未經有效的梳理挖掘,便只能“沉睡”而難以產生價值。
“8月2日,我們的地鐵線網客流預測分析數據集獲得山東數據交易平臺頒發的數據資產登記證書并完成財務入表,初步評估價值3000萬元。”近日,跟隨山東省大數據局媒體行的步伐,經濟導報記者來到青島地鐵集團,該集團副總經理、總工辦主任蘆睿泉對經濟導報記者介紹,該資產是青島市屬企業中首筆通過省級平臺審核認證的數據資產。為此,青島地鐵集團成立了專項工作小組對建設、運營、開發、經營、資本運作五大賽道海量數據資源進行了全面梳理,研發出地鐵供應鏈金融、地鐵線網客流分析、車站智慧管理、供電設備智慧維護等多款數據產品。

青島于2023年啟動“數字青島2.0工程”,一年以來,以“數據要素+數字技術”雙輪驅動,持續推進全區域、全領域數字化轉型,實現更多數字成果可感可知、數字紅利普惠共享。
“在這個過程中,標準引領、價值導向缺一不可。集團搭建了地鐵大數據中心平臺,以數據標準體系為支撐,對上億條原始數據進行統一格式、填充缺失值、處理異常值等基礎清洗,有效打破‘數據孤島’,并通過初步加工和治理,生成了可采、可見、可信的高質量數據,實現數據內部流通與資源化管理,為數據成為數據產品打下了堅實基礎。”蘆睿泉表示,堅持以價值為導向推進數據產品化,地鐵線網客流預測分析數據集包括了青島地鐵已運營線路客流數據,具備時間、空間多維度查詢功能,可應用于城市規劃、公共交通管理、商鋪選址、廣告投放、客流管控、行車安排等場景。
數據產業化更帶來商業化價值。據介紹,青島地鐵集團“商業保理數據資源集”通過完成確權登記、價值評估等工作,正式取得數據資產登記證書,同時獲民生銀行批復授信額度6000萬元,有效幫助集團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拓寬融資途徑,成為國內軌道交通行業中第一個完成數據資產資本化的企業。7月26日,山東數據交易有限公司與山東高速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數據交易合作協議,實現山東首個省屬企業總部數據入場交易。在山東數據交易有限公司的撮合下,山東高速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工商銀行簽訂數據產品服務協議,同步簽署了數據知識產權質押協議,完成了全省首筆數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及備案。
為使各行各業挖掘梳理研發出的數據產品得以高效流通,據山東省大數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山東統籌數據交易機構和行業數據流通交易平臺規范發展,已組織推動山東數據交易有限公司、青島大數據交易中心與全國22家數據交易機構互認互通,累計上線數據產品(服務)900多個,累計交易金額約1.8億元。建成全國首個海洋大數據交易服務平臺,上線數據產品49個,交易額突破1560萬元。推出健康醫療大數據開放運營平臺,上線數據產品20余個,交易額近300萬元。初步形成區域和行業協同發展的數據交易體系,助力盤活數據資源。
應用服務發揮乘數效應
預付資金風險問題,能否通過數字化技術手段來解決這一痛點?智能合約、“智金衛士”應運而生。

“數字人民幣的智能合約特性,可有效解決支付中資金的合法合規問題,提高資金處理的準確性和自動化水平。”數金公共服務有限公司數字金融業務線執行總經理楊毅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介紹,“將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特性應用在預付資金消費領域,能夠有效解決預付式消費行業普遍存在的資金風險及監管痛點。”
智能合約可以直白理解為一份自動執行的電子合同,一旦滿足條件,就會自動執行電子合同里約定的權利與義務,不需要任何人為的干預,具有透明性和不可篡改性,執行起來非常迅速和準確。
此前,山東省首個通過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技術實現預付資金監管的綜合服務平臺——“智金衛士”正式上線,目前在數字人民幣App“元管家”中已覆蓋了全國25個城市。
楊毅表示,對商戶來說,入駐平臺流程簡便,能夠快速審批通過,同時平臺還為入駐商家提供品牌曝光宣傳、引流獲客和低息貸款等服務;對消費者來說,平臺從智能合約的制定到商家異常預付資金的退款,能夠全程參與監管,當商家異動時,平臺可先行給予賠付,第一時間保障預付資金用戶的利益。
目前,“智金衛士”平臺覆蓋健身、教培、美發、服飾等預付消費行業,下一步,在逐步擴大覆蓋城市范圍的基礎上,將覆蓋更多的駕培教培、運動健身、美容美發、餐飲服務等行業。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措施,不斷助力數字經濟發展,完善數字治理環境建設。
以數字化助力打造更有溫度的智慧山東,全面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87.5%以上的設區市、38.5%以上的縣(市、區)達到新型智慧城市四星級以上標準,累計建成2578個基礎型及成長型智慧社區……山東正在統籌推進能源、市政、水利、生態環境、文旅教體等領域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推動全省融合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和創新能級邁向國內領先水平,實現數字便民應用場景“多點開花”。
“有數可用”“有數好用”“數聯互通”“數盡其用”,山東正在加速釋放數據要素價值,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隨著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數據要素乘數效應的進一步激發,更多的改變正在發生。
走出數字賦能之路
山東數字產業全線擴量提質,增速位居全國前列,2024年上半年全省信息技術產業營收9809.2億元,同比增長14.9%;今年1至7月,全省重點監測的950家大數據企業實現業務收入1420.8億元,同比增長34.8%……
數字經濟基本撐起了山東經濟的“半邊天”。作為制造業大省,山東在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山東的產業數字化指數居全國前列,擁有47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35家國家級智能工廠。以培育數據要素市場為著力點,搶抓數字化發展機遇,加快推進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山東努力走出了一條覆蓋面廣、融合度深、效益效率高、具有山東特色的數字賦能之路。
“國家出臺的《關于深化智慧城市發展 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中提出,要培育壯大城市數字經濟,促進新型產城融合發展,山東突出了‘三個全’走在前列。第一個是全領域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全面推動城市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因地制宜對農業、工業、服務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數字化改造;培育壯大數據產業,提高數據要素應用支撐與服務能力。第二個是全方位增強城市數字化轉型支撐。統籌推動城市通信、算力、數據流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公共設施數字化改造;著力構建數據要素賦能體系,強化數據資源化管理、加快數據資產化進程、推動數據要素流通應用,推進數據在多場景應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第三個是全過程優化城市數字化轉型生態。加快推進適數化制度創新,推動開展城市管理服務手段、模式和理念的適數化變革及創新多元參與的長效運營機制。”綦琳表示,山東配套發布了《關于加快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數字強省建設2024年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打造了一大批優秀案例和創新應用場景,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內生動力。
2024年,山東開啟數字經濟“創新攻堅年”行動,力爭今年數字經濟總量占GDP比重達到49%左右、核心產業占比達到9.5%、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覆蓋率達到90%左右。
“山東統籌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據價值化和治理服務數字化’,全力推進數字強省建設取得新突破。”山東省政府副秘書長、省大數據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健表示,山東充分發揮雄厚產業基礎、海量數據資源、豐富應用場景等優勢,大力推進數據開發利用,在構建數據資源“匯、治、用”體系和打造高效、安全數據流通生態方面持續發力,下一步將不斷釋放數據要素價值,賦能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