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時超
9月11日,A股走出分化行情,上證指數盤中弱勢下探,再創2月初以來新低,創業板指則強勢拉升。截至收盤,上證指數跌0.82%報2721.8點,深證成指漲0.39%報8105.38點,創業板指漲1.19%報1558.33點;兩市合計成交4996億元,較前日有所收窄。
山東板塊有112只個股上漲,占比超3成。其中,聯創股份封至20%漲停,惠成環保漲11%,榮豐控股、鼎信通訊封至10%的漲停。就行業表現看,鋰電、固態電池表現突出,聯創股份正是其中之一。公司此前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就表示,目前公司固態電解質的研發處于小試階段,部分技術參數還在持續測試中,尚未具備中試條件。公司將持續推進該項目研發,爭取盡快進入中試階段。
國泰君安近日發布研報稱,自2023年供給過剩開始,碳酸鋰價格持續下行。根據2024年第二季度的季報總結,部分高成本廠商通過減產或下調產量指引以減輕供給壓力,庫存去化初現。長期來看,隨著電動車和儲能市場的發展,經歷本輪供給端出清后,鋰電板塊將再次迎來價格上漲帶來的機會。
另外,還有部分行業前景獲得券商機構看好。東吳證券認為,盡管目前我國農業機械化率已經達到較高水平,但由于缺乏強制報廢機制以及農民替換意愿薄弱,農機市場存在數量較多的老舊破小農機。換新政策將推動開啟新一輪農機替換周期。拖拉機板塊報廢換新補貼與購置補貼退坡雙管齊下,長期利好高端化大型化產品。
對于A股市場未來表現,廣發宏觀郭磊表示,目前出口延續偏景氣、結構往高端制造傾斜的特征較為明顯,但內需偏弱的狀況尚未改變。往后看,“一批增量政策”的落地是打破目前狀態的關鍵,在降準、新增信貸、降息、調整存量房貸利率、一線地產政策、收儲政策等領域均有進一步的空間。
(本欄目僅對市場作出理性分析,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