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關于2024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的通告》,新認定了100個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其中,山東省冠縣鍍涂鋼板制品產業集群、青島市平度市精細與專用化學品產業集群等8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入圍。
經濟導報記者發現,近期山東對中小企業培育出臺了不少政策,除了初步搭建了省級、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培育梯度外,還針對中小企業發放“創新服務券”、持續推進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充分發掘中小企業的創新潛力,山東中小企業扶持政策呈現出多樣化的態勢。
中小企業已梯度成群
2020年,山東出臺《特色產業集群管理辦法》,在全國率先啟動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培育工作。
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主要以縣域為創建主體。2021年1月,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關于公布2020年度山東省特色產業集群名單的通知》,山東濟南市中(數字經濟)特色產業集群等10個集群入選。截至今年上半年,山東已經分4批培育認定了100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并充分發揮集群運營管理機構、龍頭企業、商協會等作用,構建多層次集群服務支撐平臺,扎實組織融鏈固鏈、數字化轉型、技改提級等行動,不斷提升集群的創新、合作、數字化、綠色化和國際化水平。
公開數據顯示,山東100個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共吸引集聚企業12.2萬家,近3年主導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4.8%,成為支撐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
值得注意的是,山東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已經實行入庫動態梯度培育管理。省級特色集群的上級梯度,便是開篇提到的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2023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首次公布了2022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100家產業集群上榜;其中,山東省龍口市交通鋁材產業集群、青島市膠州市智慧家居制造產業集群等7個集群入圍。2023年10月,濟南市鋼城區精密鍛件產業集群等8個集群入圍該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加上今年入圍的8個集群,山東(含青島)共有23個集群入圍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數量居全國第二位。
綜合已經入圍的23個集群來看,山東的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主要涉及新材料、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能源等領域,與其他東部地區省份的集群相比,具有良好的互補性,后者則多集中于新興產業領域,如集成電路與第三代半導體、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等。
工業和信息化部要求各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要針對本地區集群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專項扶持政策,加大資源投入和政策供給力度,支持集群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促進集群不斷做優做強。山東計劃充分發揮集群運營管理機構、龍頭企業、商協會等作用,構建多層次集群服務支撐平臺,扎實組織融鏈固鏈、數字化轉型、技改提級等行動,不斷提升集群的創新、合作、數字化、綠色化和國際化水平。
多舉措發掘中小企業潛力
眾所周知,中小企業數量眾多,提供了廣泛的就業機會;經營靈活,對市場變化反應迅速;在技術創新、產品研發等方面具有很強的活力。
正因如此,山東一直以來都將對中小企業的服務、培育作為重點工作:2023年,山東省中小企業新增60余萬戶,總量超過440萬戶,居全國第二位,有力支撐起全省經濟的“半壁江山”。
除了上文所述的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培育工作外,山東最近還接連出臺文件,多舉措綜合發掘中小企業的創新潛力。
9月13日,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關于組織發放2024年“創新服務券”的通知》,為亟待數字化轉型的中小企業牽線搭橋。創新服務券重點用于支持中小企業開展數字化水平評測、數字化賦能、市場開拓、工業設計與品牌推廣等方面。開展數字化轉型評測診斷試點的企業,單張服務券額度最高10萬元;對開展評測診斷試點的特色產業集群,服務券補貼總額最高不超過50萬元。
創新服務券的發放范圍是在山東省內注冊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小企業;連續經營1年以上,運營規范,符合財政涉企資金“綠色門檻”制度要求;符合國家有關部委關于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企業不受企業劃型標準限制。
9月20日,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關于參加第九屆“創客中國”山東省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決賽的通知》,據介紹,舉辦該大賽是為了進一步激發創新潛力和創業熱情,營造創新氛圍,集聚創業資源,打造為中小企業和創客提供交流展示、項目孵化、產融對接的平臺,發掘和培育一批優秀項目和優秀團隊,催生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和新業態,推動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和成長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支持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推動進一步聚焦聚力工業經濟頭號工程,助力構建現代化工業體系。
除此之外,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還持續舉辦“一起益企”中小企業政策宣貫大會,最近召開的第七期大會,觀看人數(含線上)更是高達28萬人次。據了解,山東將通過繼續開展政策宣貫活動,持續助力中小企業“知、懂、用、享”惠企政策,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杜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