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以“數字人應用與未來”為主題的首屆中國數字人大會在北京開幕,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人在會上表示,我國將建立健全數字人標準體系,加快應用推廣。
公開資料顯示,數字人是通過多種數字智能技術創建,具備人類外觀形象、聲音語言、肢體動作與思維功能等特征的數字智能體。在技術層面,數字人通過數字建模手段實現,涵蓋計算機圖形學、動作捕捉、圖形渲染、語音合成、深度學習等多項技術。
2022年,我國有虛擬數字人企業28.8萬余家,今年這個數字漲到了114.4萬家,僅今年前5個月,新增注冊數字人相關企業17.4萬余家。可以說數字人成為互聯網創新應用的新風口。
建立健全的數字人標準體系,有助于推動行業規范化和標準化發展。當前,數字人技術處于快速發展階段,行業內部尚未形成統一的標準和規范。這導致市場上存在大量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功能各異的數字人產品,給消費者選擇和使用帶來了一定的困擾。通過制定行業標準,明確數字人在性能指標、安全要求、隱私保護等方面的標準,可以推動整個行業的規范化和標準化發展,提高數字人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
建立健全數字人標準體系,是引導數字人穩健成長的關鍵。通過標準化工作,能夠促進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推動數字人技術的廣泛應用和普及。還是平衡技術進步與社會需求、確保技術健康發展的必要手段。
為數字人“立規矩”,還是確保其健康發展的基石。數字人作為集成了多項前沿技術的智能體,其能力邊界不斷拓展,應用領域也日益廣泛。然而,技術的快速發展往往伴隨著潛在的風險與挑戰,如隱私泄露、信息安全、倫理道德等問題。因此,通過制定嚴格的標準和規范,明確數字人的設計、開發、應用等各個環節的要求,可以有效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為數字人的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支撐。
穩健成長的數字人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促進人機和諧共生。數字人不僅僅是冷冰冰的技術產物,更是未來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將與人類共同工作、學習、娛樂,甚至在某些領域替代人類執行復雜任務。因此,讓數字人遵循社會規則、尊重人類價值、保持道德底線,是實現人機和諧共生的關鍵。通過設定規矩,引導數字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可以使其更好地適應社會環境,為人類服務。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