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榮耀終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榮耀”)官網公告稱,公司已完成股份制變更,名稱變更為“榮耀終端股份有限公司”。
據相關知情人士透露,榮耀完成股改后,將適時啟動IPO流程。為實現公司下一階段的戰略發展,榮耀將通過首發上市推動公司登陸資本市場。

走出與華為分離后的“至暗時刻”
2020年11月,榮耀從華為完全獨立出來。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宣布完成對榮耀品牌相關業務資產的全面收購。從股權結構看,深圳市國資委是榮耀的絕對控股股東。
榮耀首席執行官趙明回憶稱,那時候,榮耀沒有操作系統,沒有廠房產線,除了保留了原有團隊,其他的都沒有。公司的信念就是一定要先活下去。
離開華為后,榮耀迎來了“至暗時刻”,國內手機市場份額從20%降到3%。
榮耀廣東代表處負責人、分公司總經理任旭隆說:“沒有手機賣,我們就賣平板、手表、路由器。”
逆境下,榮耀用211天建成智能制造生產線,平均28.5秒就能制造一部新手機;一年不到的時間里,榮耀重建了研發體系、采購體系、制造體系、供應鏈體系。
解決消費者的痛點,是榮耀創新的源動力。察覺到手機電池續航不足、移動電源攜帶不便,榮耀便自主研發電池,成功推出高性能的“青海湖電池”;考慮到老年人使用手機網購、點外賣操作繁瑣,找不到取消App自動續費的界面,以及內存被文件、視頻占滿難以清理等諸多困擾,2024年10月,榮耀發布全新的個人化全場景人工智能(AI)操作系統Magic OS 9.0,用戶只需下達一句簡單指令,就能輕松解決上述問題。趙明在發布會上現場演示,僅憑一句話就幫會場2000名觀眾點了咖啡外賣。

深圳國資主導融資上市
2020年11月,華為將榮耀轉讓給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一年后,榮耀吸引了京東方、中金資本等企業的數十億元戰略投資。2024年8月,榮耀宣稱獲得中國移動的投資,10月,榮耀再次聲明獲中國電信、中金資本旗下基金、基石旗下基金、特發基金和新一輪代理商投資平臺金石星耀等機構的投資。
2024年以來,榮耀已完成多輪融資和股東調整。
企查查信息顯示,榮耀有23名股東,公司注冊和實繳資本均為322.39億元。2024年8月市場有傳言,榮耀正在進行pre-ipo融資,估值高達2000億元,這一消息并未得到榮耀官方確認。經濟導報記者向金石投資相關人士咨詢,未獲得更詳細的信息。由于第三方信息可能有一定滯后性,榮耀改制后的股權結構可能有所變化。
榮耀注冊地址為深圳市福田區,經營范圍為“傭金代理;貨物或技術進出口。開發、生產、銷售:通信及電子產品、計算機、衛星電視接收天線、高頻頭、數字衛星電視接收機、醫療器械(第一類、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及前述產品的配套產品,并提供技術咨詢和售后服務;增值電信業務經營”等。
2023年度,公司參保人數為4941人,分支機構參保人數為559人。
值得關注的是,公司法人代表吳暉是在2023年11月加盟榮耀,此前為深圳國資企業水務集團董事長。深圳國資系統人士分析,吳暉在榮耀的主要任務之一是推動公司上市進程。此前市場曾有榮耀可能借殼上市的傳言。不過,趙明曾公開回應稱:“借殼從來不是選項,肯定在中國上市。”
公開資料顯示,吳暉1971年2月出生,湖北黃岡人,畢業于武漢大學哲學系,曾在深圳市委辦公廳工作過十余年,后擔任過湖北省咸寧市委副書記,市委政法委書記。2021年4月,吳暉擔任水務集團董事長和法定代表人。
目前,國內同行業公司小米集團(01810.HK)已在港交所上市。截至2024年12月31日,小米集團市值為8018億元。金石投資相關人士分析,榮耀在A股上市的可能性大一些。
內部問題仍不少
不過,榮耀在獨立發展過程中,仍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在穩住根基,解決好各種內部問題之前,公司的IPO才有望水到渠成。
12315消費者投訴信息公示平臺數據,2024年消費者對榮耀的投訴,主要集中在產品質量及售后服務方面,包括“無故拖延、無理拒絕履行三包義務問題”“產品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問題”等。

在公司管理方面,2024年5月16日,榮耀發布內部通報,榮耀研發管理部總裁鄧斌因違反BCG(business conduct guideline,商業行為準則)被除名,但具體原因尚未公布。這說明公司的內控存在一些漏洞。
公開資料顯示,鄧斌是榮耀公司研發部門掌門人,管理榮耀公司產品研發,同時還擔任上海榮耀智慧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上海榮耀智慧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從業務方面看,業內人士認為,榮耀在國內市場的手機業務基本穩定,但是筆記本、平板、耳機等領域的表現一般,依賴單一產品不利于公司的穩定經營。
調研機構IDC數據顯示,2024年一、二、三季度,榮耀在中國手機市場的市占率分別為17.1%、14.5%、14.6%。其中,第三季度榮耀市占率同比下跌22.5%,跌至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5位,也是國內前5手機廠商中跌幅最大的手機廠商。從全球市場份額來看,榮耀目前尚未進入前五,仍處于Others(其他)之列。這也說明,即使在手機市場,榮耀的根基也不穩固。不斷創新,提升產品性價比,讓消費者認可,仍是榮耀要努力的方向。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石憲亮 見習記者 趙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