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的每一次規劃部署,都將帶來發展的無限可能。在萬億之城煙臺,區域經濟發展的潛力區——丁字灣新型能源創新區迎來“胎動”。
近日舉行的煙臺市兩會期間,煙臺市人大代表、海陽市委書記劉海彬表示,“2025年海陽將全面提速丁字灣新型能源創新區開發建設,爭創全國綠電制造樣板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區!
丁字灣新型能源創新區如何建設?如何探路綠色能源發展?
“核風光氫儲”優勢齊發
丁字灣新型能源創新區位于煙臺南部,橫跨海陽、萊陽兩地,規劃陸域面積59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2150平方公里,是煙臺市委、市政府立足萬億新起點、著眼煙臺長遠發展作出的重大決策,是煙臺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踐行國家“雙碳”、航天強國等戰略的重要載體。
本月初,山東省政府印發的《關于支持煙臺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的實施方案》中提出,“規劃建設丁字灣新型能源創新區!泵鞔_將發揮“核風光氫儲”整體優勢,謀劃布局一批對綠電、綠氫、核能工業蒸汽需求較大的綠色低碳產業項目,支持建設綠電產業園區,開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試點,打造清潔能源和綠色技術創新示范應用樣板。
1月13日,煙臺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新聞發布會,煙臺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姜銳詳細介紹了丁字灣新型能源創新區的安排部署。
“預計到2035年,區域清潔能源總裝機量將達2800萬千瓦,年發電近2000億度!苯J介紹,區內清潔能源富集,“核風光儲一體化”能源初具規!,F有清潔能源總裝機容量541萬千瓦,年發電量超240億度,創出了山東省縣域清潔能源裝機容量第一、發出了山東省第一度核電和第一度海上風電、實現了全國第一次核能零碳供暖“四個第一”。
區內核能蒸汽充沛,熱值高、穩定性好、零碳排放,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預計到2027年,工業蒸汽供應能力將提升至630萬噸/年;到2035年,年可生產高溫綠色蒸汽1200萬噸,將為新材料、化工、生物醫藥等產業騰飛和區域崛起提供源源不斷的“綠能”支撐。
區內高端裝備、航空航天、新材料三大產業集群已初步形成。在高端裝備領域,圍繞新一代核電、空天海高端制造、核能綜合利用等,已布局相關重點項目12個;在航空航天領域,成功保障海上發射任務14次,“東方慧眼”星座為衛星數據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撐,現已招引集聚航空航天產業項目21個;在新材料領域,圍繞電池新材料、膜材料、硅基材料、化學纖維等材料研發制造,已布局相關重點項目14個,總投資約198億元。
丁字灣新型能源創新區已具備開展區域綠色發展協作、打造綠色發展高地的獨特優勢。下一步,該區將堅持“綠色低碳、科技創新”理念,壯大綠色循環經濟,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爭創全省綠色可持續發展樣板區。
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零碳之城”。以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為指引,有序推動“核風光氫儲一體化”發展,構建多能互補的綠色能源體系。持續提升零碳供暖、零碳蒸汽等核能綜合運用的覆蓋面和滲透率,謀劃將零碳供暖融入膠東“五市一網”供暖體系。持續探索“零碳蒸汽”產業化應用新模式,提升產業“含綠量”。
加大對綠色建筑、分布式光伏、海綿城市等投入力度,在產業發展、空間布局、生態環境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升級。率先打造“國家綠電產業園”。堅持“綠電+產業”融合發展理念,將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融入產業發展全過程。以生產“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石墨負極材料”的綠電產業園起步區為先導,探索“源網荷儲”綠電直連模式,持續壯大綠電產業規模,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探索丁字灣區域“綠電交易方式”,率先打造山東省綠電產業園示范樣板。
圖為位于海陽的東方航天港一角
打造“國家商業航天產業發展先導區”。依托東方航天港發射保障能力,加快打造集海上發射、星箭制造、低空經濟、高端配套、空天信息服務、航天文旅為一體的百億級商業航天產業集群,建設國際一流商業航天海上發射母港、國家級空天信息產業園。
“加速隆起一座‘產業興旺、人口集聚、生態宜居’的活力之城!苯J表示。
兩座縣城的“雙向奔赴”
橫跨萊陽、海陽兩地,丁字灣新型能源創新區建設,牽動著這兩座縣級市的區域聯動和“雙向奔赴”。
萊陽市的海岸線并不長,位于該市東南端的羊郡鎮就在丁字灣邊上,羊郡鎮居民黃春霞說,“這里曾經是灘涂地,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實現了巨變!
萊陽市主動把握煙臺丁字灣新型能源創新區戰略實施機遇,與國家電投緊密合作,高效推動項目要件申辦。
去年12月,“國和一號”核能產業供需對接會暨山東省核學會2024年學術年會在萊陽市舉行,會上,共促成省內企業簽署了近20億元的“國和”系列建筑安裝、設備采購、技術服務類合同,12家企業與萊陽市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為山東核能產業的蓬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在近日舉行的煙臺市兩會上,“丁字灣新型能源創新區”備受關注。煙臺市人大代表、國電投萊陽核能有限公司總經理田濤提出了《關于加快推動核電項目盡早核準開工的建議》,為煙臺實現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貢獻“核力量”。
圖為2022年12月30日,國電投萊陽核能有限公司揭牌儀式
國電電投萊陽核能有限公司于2022年10月在萊陽注冊成立,主要負責萊陽核能項目及其配套工程的開發、投資建設和運管工作,規劃建設6臺150萬千瓦“國和一號”核電機組。
田濤表示,6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先進壓水堆“國和一號”機組,總裝機容量超過920萬千瓦,將成為全國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基地,年發電量超700億千瓦時,年替代標煤2100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5500萬噸,具有非常明顯的安全性、經濟性和環境相容性,將為帶動煙臺市產業低碳轉型升級和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提供新動能。
田濤建議,加大對核電項目支持力度。以萊陽核電一期項目為例,該項目是全省乃至全國待核準核電項目中前期工作準備成熟的項目,他建議煙臺各級部門積極對上爭取將萊陽核電一期納入2025年核準目錄,力爭實現2025年核準開工、2030年投產的目標。
1月13日,海陽東方航天港實現了2025年“首發”——捷龍三號遙五運載火箭,搭乘“東方航天港”號海上發射船,在海陽東方航天港附近海域點火升空!邦A計今年會完成超過10次以上的發射任務,為山東海上航天的發展帶來更大牽引力!鄙綎|省海上航天裝備技術創新中心主任騰瑤表示。
東方航天港,正是海陽丁字灣新型能源創新區的重要板塊。海陽市以丁字灣開發為主線,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
去年11月底,海陽市就提前舉行了丁字灣新型能源創新區產業暨2025年春季重點項目融資推進會。這次會議上,5個與會企業圍繞12個重點項目分別就項目基本情況、融資要素準備情況、工程及融資進度計劃等進行詳細推介。
經濟導報記者從“陽光采購服務平臺”獲悉,去年12月6日,海陽市丁字灣新型能源創新區就發布了開發建設項目招標公告。根據這一公告,該項目具體為擬合作推進丁字灣新型能源示范區的海域綜合治理、海岸線治理、景觀塑造、市政配套設施等一體化整治,加快推進域內萬華產業園的配套建設、工業蒸汽、物流中心、綜合能源補給、核能綜合利用、廠房建設、新能源項目、水廠建設及園區道路、國道等其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全力打造海陽市丁字灣新型能源創新區。
中標候選人公示信息顯示,山東高速工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山東省公路橋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標。這也意味著,丁字灣新型能源創新區開發建設步伐加快,一個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的新高地將拔地而起。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