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1月份還未過半,但被提前終止的理財產品已超過70款。受訪的業內人士表示,銀行理財產品提前終止運作的原因很多,如業績不達預期、規模嚴重縮水、理財產品設置了終止條款等。
“投資者應認識到理財產品提前終止是正常現象,理性看待。為防止購買的理財產品被提前終止,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前應充分了解產品特性及相關規定,特別注意提前終止條款,以便做出更合理的投資決策!睗弦患屹Y產管理公司的資產規劃師李娜建議。
理財產品頻頻提前終止
1月13日,中郵理財發布關于旗下個別產品提前終止的公告。公告顯示,提前終止的是中郵理財智盛·鴻錦目標盈封閉式2024年第2期(安盈款)人民幣理財產品。
中郵理財在公告中表示,該產品現已滿足止盈條件,產品管理人擬于2025年1月15日(提前終止日)提前終止該理財產品。而公開資料顯示,該產品成立于2024年6月25日,存續期限365天,原計劃到期日2025年6月25日。
“前幾天我也收到通知,持有的一款理財產品被提前終止了!1月14日,濟南投資者周宇菲告訴經濟導報記者。
據了解,周宇菲購買的是建信理財發行的建信理財嘉鑫(目標盈)固收類封閉式產品2024年第326期。該理財產品預計到期日為2026年7月9日。建信理財發布的公告顯示,根據該產品說明書的相關約定,現已達到止盈條件,將按產品說明書約定于2025年1月7日提前終止。

1月6日,中銀理財也發布公告稱,“中銀理財—穩富目標盈固收增強(封閉式)2024年08期”原預計到期日為2025年6月26日。根據產品說明書的相關約定,該理財產品已達到止盈條件,即“止盈觀察期內,本理財產品首次連續兩個估值日的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均不低于止盈目標收益率3.15%(年化),故將于2025年1月9日提前終止。”
一家商業銀行的理財經理張萍告訴經濟導報記者,理財產品提前終止就是一些有固定期限的理財產品在合同約定期限還沒到時就提前終止理財合同的現象,或者是一些無固定期限的理財產品不再繼續履行合同,提前將理財產品清盤。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除止盈外,還有部分理財產品提前終止原因涉及市場以及投資運作情況。
中郵理財郵銀財富·鴻元一年定開11號人民幣理財產品成立于2021年1月22日,產品管理人擬于2025年1月21日(提前終止日)提前終止該理財產品。另外,自2025年1月14日—2025年1月21日,該產品暫停申購和贖回業務。
對于提前終止的原因,中郵理財稱,“基于當前市場環境下資產的風險收益情況,產品管理人決定提前終止該產品!
普益標準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提前終止的產品數量超過了70款。從提前終止原因來看,部分結構性產品實現了止盈目標收益率,也有部分產品系理財公司根據市場情況或產品存續規模過小等原因進行了提前終止。
理性看待提前終止
李娜告訴經濟導報記者,理財產品提前終止屬于正,F象,產品說明書一般都有提前終止條款,管理人有權提前終止產品。理財產品提前終止原因可能有多方面,比如產品管理人綜合研判認為后續存在不可控市場因素,提前終止產品比維持產品運作更有利;產品投資業績不及預期,觸發了部分提前終止條款;產品規模大幅下降,導致產品規模過小甚至可能無法支撐產品運作成本!百Y管新規后銀行理財進入凈值化時代,理財產品提前終止現象頻現,主動‘按下終止鍵’逐漸成為理財公司適應凈值化的一種策略!
雖然周宇菲對于理財產品提前終止表示認可,但她仍有不小的疑問!袄碡敭a品‘提前退場’,我的收益怎么算,到底賺了還是賠了,以后該如何面對提前終止的理財產品?”
對此,張萍表示,提前終止的理財產品收益一般按該理財產品的實際持有天數來計算,具體來說就是從持有到提前終止日,看終止日的產品凈值。“一般而言,提前終止的理財產品會在完成資金兌付后發布終止及清算公告,告知投資者產品的具體信息。”
“對投資者而言,非止盈條件下理財產品提前終止可能意味著投資者無法獲得預期收益;若投資者沒有提前安排其他的理財計劃,被返還的資金或將閑置在賬戶中無法產生收益,甚至還可能影響投資者對理財公司產品的信心。但從另外一個角度考慮,投資者能夠及時調整投資組合,避免潛在的風險,提高資金的流動性,理財產品提前終止有利于投資者及時止損!崩钅日f。
李娜建議,為防止持有的理財產品被提前終止,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前應充分了解產品特性及相關規定,特別注意提前終止條款,以便做出更加合理的投資決策。同時也應綜合權衡自身的財務狀況、風險承受能力、預期收入、流動性需求等,了解產品合同的相關條款,理性投資。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