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東省A股上市公司在配置理財產品時,仍然傾向于選擇結構性存款和銀行理財產品。然而,這些公司對理財的熱情相比往年呈現出顯著的下滑趨勢,經濟導報記者通過Wind資訊統計發現,相比2023年,魯股累計認購金額減少超240億元,降幅超過了30%。
盡管2024年魯股整體上對認購理財產品的興趣減弱,但一些個股購買理財產品的熱情不減。例如,注冊地在威海的威海廣泰(002111.SZ)于2024年累計認購了15.69億元的理財產品,這一數額較2023年增長了12.29億元。
認購理財產品數量同比減少近3成
2024年山東上市公司認購理財產品積極性明顯下降,具體來看,該年62只魯股合計認購了820個理財產品,這一數字相較于2023年的74只魯股合計認購的1132個理財產品,減少了近3成。累計認購金額同樣也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減少,這一年魯股累計認購理財產品金額為461.17億元,相比2023年的703.51億元,下降了242.34億元,降幅為34.45%。

單從認購理財產品數量來看,2024年認購理財產品數量超過40款的山東上市公司僅有3家,與2023年相比少了一半。除正海磁材(300224.SZ)、海泰科(301022.SZ)外,中際旭創(300308.SZ)的認購理財產品數也超過了40個,為42個。2023年認購理財產品數量10個以上的山東上市公司有37家,而2024年只有29家。
從累計認購理財產品金額來看,2024年,正海磁材的累計認購理財產品金額明顯大于其他公司,達到76.71億元。睿創微納(688002.SH)和山東藥玻(600529.SH)的累計認購金額也較高,分別為38億元和35.4億元,均超過了30億元。2024年累計認購金額10億元以上的公司為12家,與2023年相比也減少了7家。
整體來看,2024年魯股認購的理財產品還是以結構性存款和銀行理財產品為主,這兩類認購金額共計387.25億元,占累計認購金額的83.97%。該年度內,證券公司理財產品共計獲得28.58億元的認購金額,這一金額在各類理財產品中還是排在第三位。 不過,無論是結構性存款、銀行理財產品,還是證券公司理財產品,2024年相比2023年均有較大幅度的下滑。具體而言,2024年魯股認購結構性存款金額為296.55億元,較2023年下滑了115.63億元;認購銀行理財產品金額為90.70億元,較2023年下降了42.71億元;認購證券公司理財產品相比2023年下滑了41.25億元。

2024年魯股在購買理財產品方面積極性降溫或受理財產品收益率走低和公司對資金用途多樣化的影響。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2024年以來,商業銀行存款利率持續下調,各類理財產品的投資收益率也相應受到影響。另外,在監管層的政策推動下,上市公司愈發注意到了分紅、回購對其長遠發展帶來的正面效應,加大了在這兩方面的現金投入。 根據Wind數據,2024年魯股已披露的現金分紅總額超過了730億元,實施回購金額為95.68億元,均創出歷史新高。
部分魯股購買理財產品的熱情不減

雖然2024年魯股認購理財產品的整體積極性下降,但一些個股購買理財產品的熱情不減。這一年,在發布了認購理財產品信息的62只魯股中,正海磁材的認購理財產品數量和累計認購金額均居于首位,分別為90個、76.71億元,與2023年相比,該公司雖然在認購數量上有所下降,但認購金額卻增長了13.37億元。海泰科2024年的認購理財產品數量和累計認購金額分別為59個、19.8億元,與2023年相比均有所增加,其中認購理財產品數量增加了11個,累計認購金額增加了1.68億元。
除了海泰科外,海容冷鏈(603187.SH)、三柏碩(001300.SZ)、正海生物等公司在2024年累計認購理財產品的金額名列前茅,這一數額相較于2023年亦有所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威海廣泰2023年累計認購理財產品金額為3.4億元,2024年這一項的數值為15.69億元。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見習記者 賈義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