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5年,機構調研繼續積極開展。Wind數據顯示,今年1月1日至1月17日,A股市場共計有346家上市公司接受了機構調研,其中有21家上市公司被超50家機構調研,6家上市公司被超百家機構調研。
魯股方面,1月1日至1月17日,獲得機構調研的山東上市公司共有21家。多家行業龍頭公司被大量機構拜訪,如中際旭創(300308.SZ)1月以來被119家機構調研,2024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的營業收入達到173.13億元。此外,各上市公司業務增量相關問題也成為了機構調研重點。
龍頭公司“人氣”足
資本市場的調研動態向來備受投資者關注,機構調研內容不僅反映了機構投資者的關注方向,也可能預示著市場的潛在熱點。從今年以來獲得機構調研的魯股來看,中際旭創最受機構關注,截至目前總計被119家機構調研。
據悉,中際旭創主營業務為高端光通信收發模塊以及光器件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公司產品服務于云計算數據中心、數據通信、5G無線網絡、電信傳輸和固網接入等領域的國內外客戶。LightCounting發布的2023年度光模塊廠商排名中,中際旭創再度位列全球第一,頭部地位穩固。
財務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中際旭創營業收入分別為76.95億元、96.42億元、107.18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同比大增146.26%至173.13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大增189.59%至37.53億元。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在1月10日接待機構調研時,中際旭創被提問“公司近期是否有維持股價的手段”,對此,中際旭創方面表示,“今天中午的電話會議就是為打消市場對各種利空傳言的擔心,同時,我們也會努力做好經營,交出好的業績答卷給市場證明自己。展望2025全年,公司的需求和訂單都很好。如果再有極端情況影響,公司不排除采用更多積極的市值維護手段維護投資者利益。”
中際旭創3.2T光模塊產品的進展情況也被投資機構提問,對此,中際旭創方面回應,“3.2T目前正在預研,重點客戶希望繼續沿用可插拔的技術,同時硅光方案也在同步推進。預計2026年至2027年是1.6T的上量階段,其后才會逐漸迭代到3.2T,大家在這個過程中會看到客戶對技術路徑的選擇和使用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機構對中際旭創的調研熱情頗高。Wind數據顯示,2024年度,中際旭創總計被600家機構調研。在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看來,業績表現優秀的上市公司往往具有較高的盈利能力和良好的成長前景,其股票價格通常呈現出長期上漲的趨勢。機構投資者持有這類公司的股票,有望獲得資本增值的收益。此外,業績表現優秀的上市公司通常具備良好的現金流和分紅政策,能夠提供穩定的分紅收益。
業務增量成關注重點
據經濟導報記者梳理,上述山東上市公司接受機構調研時,關于業務增量方面的問題被提及過多次。在中國投資協會上市公司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支培元看來,一方面,業務增量關系到上市公司的未來發展和規模擴張,通過了解公司現有業務的增長速度以及新業務的拓展計劃等,機構投資者可以判斷公司是否具有持續成長的潛力,從而決定是否對其進行投資;另一方面,新的業務增量往往意味著新的收入來源和利潤增長點,機構投資者關注公司業務增量的情況,有助于預測其未來的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的變化,這對于評估公司的投資價值至關重要。
道恩股份(002838.SZ)在1月8日接待投資機構調研時被提問“未來公司哪些產品的增量和市場空間大”,對此,道恩股份表示,公司改性塑料產品量大,主要應用在汽車、家電等領域,占公司收入比重約70%。熱塑性彈性體TPV、HNBR、共聚酯等產品毛利率高,實現進口替代,市場前景好、空間大。近年來,以公司為代表的國內企業在熱塑性彈性體的部分細分領域取得了長足技術進步,具備了與國際巨頭直接競爭的能力。
無獨有偶,民士達(833394.BJ)在1月2日接受機構調研時被提問“2025年芳綸紙業務的增長點在哪”,對此,公司表示,從應用領域看,2025年的增長將主要體現在蜂窩芯材領域;從業務領域看,2025年增長一方面來自于芳綸紙應用領域的拓展,另一方面來自于對國外競爭對手的替代。
值得一提的是,民士達已率先披露了2024年度業績預告。1月13日晚間,民士達發布公告稱,公司預計2024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800萬至11800萬元,同比增長20.05%至44.55%。
民士達方面介紹,對于2024年業績增長貢獻最大的是芳綸紙蜂窩芯材領域,這其中航空航天領域的貢獻又比軌道交通領域的貢獻要大;其次是變壓器領域,變壓器對芳綸紙的絕緣指標、物理指標以及與使用介質的配合度等各方面要求都比較高,單價和毛利也會相應較高,尤其是海外市場下半年的貢獻較大;然后是新能源汽車領域,其增幅相對平穩,幅度與新能源汽車銷量增幅趨勢相對一致;此外,子公司的經營指標向好,2024年12月單月基本實現了盈虧平衡。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于婉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