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的上漲引來新一輪投資熱,有投資者購買實物金條,也有投資者選擇銀行的積存金業務。
經濟導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由于部分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比較低,不敢直接投資黃金,想要尋找一款低風險的投資產品,同時還能分享黃金上漲帶來的紅利。有這樣的產品嗎?
對此,受訪的業內人士指出,可以選擇銀行理財公司推出的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這種理財產品主要投資固收類資產,黃金占比相對較小。既能夠穩健保值,又能夠捕捉黃金價格上漲的機會,適合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濟南一家商業銀行的理財經理孫佳怡表示,“不過,目前黃金價格已經處于高位,短期有可能出現回調,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這類理財產品的收益。”
低風險黃金理財產品
2月3日,倫敦現貨黃金報收于2814.38美元/盎司;COMEX黃金報收于2850.50美元/盎司。2月8日,倫敦現貨黃金報收于2861.81美元/盎司;COMEX黃金報收于2885.1美元/盎司。在短短4個交易日,倫敦現貨黃金上漲了47.43美元/盎司;COMEX黃金上漲了34.6美元/盎司。受此影響,國內黃金飾品的價格也從2月3日的846元/克漲到了2月8日的869元/克,5天的時間上漲了23元/克。
國際金價的上漲,帶動了新一輪的投資熱,不過對于低風險投資者來說,有沒有好的黃金投資渠道呢?
對此,孫佳怡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可以選擇銀行的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進行投資,“最近前來咨詢的投資者不少,有投資者接受建議購買了這類理財產品,也有投資者表示再考慮考慮。”

孫佳怡告訴經濟導報記者,早在2024年初,多家銀行的理財公司就推出多款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部分產品的收益還是不錯的。例如,招銀理財2024年初發售的一款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2024年的年化收益達到了4.24%。光大理財旗下的某款黃金自動觸發策略固收產品,收益已經超過業績比較基準上限。北銀理財的一款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在發售半年后,因年化收益高于止盈目標收益率而提前終止。
在孫佳怡看來,實物黃金和積存金的投資都需要投資者有專業的知識,而且在價格波動時不受影響。而通過投資與黃金相關的理財產品,借力理財公司的專業團隊,投資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規避風險并抓住風口。“這類產品適合對收益有一定要求但同時也相對追求穩健的客戶。 ”
銀行業分析師張鵬博告訴經濟導報記者,現階段銀行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主要有兩大類,一類為“固收+黃金”類理財產品,一類是掛鉤黃金標的的結構化理財產品。
“兩類產品對金價的反應程度存在一定差異。”張鵬博解釋說,“‘固收+黃金’產品一般以債券資產打底,大多投資于固收資產的部分不少于80%,獲取較為穩定的票息收益。黃金資產的比例不超過20%,產品風險相對可控。掛鉤黃金標的的結構化理財產品,除了配置固收類資產外,還投資了與黃金相關的衍生品,使得產品收益與黃金價格的走勢更加契合。”
銀行發售未提速
張鵬博告訴經濟導報記者,盡管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比較受投資者追捧,但現實情況是銀行在售的相關理財產品并不多,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發行也未見提速。
中國理財網數據顯示,截至2月5日,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僅有85只,其中處于“待售”狀態的為38只。與上季度相比,黃金類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基本持平,增長態勢并不明顯。
在張鵬博看來,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發行端暫未“井噴”的原因是理財產品從設計、審批、設立到銷售中間有較多流程,存在一定滯后。另一方面,理財公司也需要衡量黃金熱潮還能持續多久,后續產品能否保持競爭力等因素,落地需要一定時間。“加之橫跨春節假期,多方因素疊加下,數據還比較平淡。”張鵬博分析道。
張鵬博告訴經濟導報記者,除了上述原因外,風險問題也是原因之一。
招商銀行研究院在最新的配置展望中指出,未來黃金在金融屬性上仍然偏空,疊加黃金估值偏高,維持高位震蕩的觀點不變,預計波動區間在2300美元/盎司至3000美元/盎司之間。
上海黃金交易所也在近日發布公告稱,近期影響市場運行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市場風險加劇。投資者做好風險防范工作,合理控制倉位,理性投資。
“對投資者來說,當前黃金類產品仍然具有相當的投資價值。”孫佳怡表示,“不過,目前黃金價格已經處于高位,短期有可能會出現回調,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這類理財產品的收益。”
同樣,在張鵬博看來,對于購買掛鉤黃金理財產品的投資者來說,需要了解產品投資周期、資金門檻和風險收益特征,關注產品的信用風險和市場流動性風險。同時,投資者需要謹慎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和產品。
(大眾新聞呢·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