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A股三大指數全線下跌。截至收盤,上證指數跌1.98%,報3320.90點;深證成指跌2.89%,報10611.24點;創業板指跌3.82%,報2170.39點。滬深北三市成交額為19059億元,較上一交易縮量1363億元。盤面上看,行業板塊跌多漲少,僅采掘行業和釀酒行業上漲。
山東板塊僅1成個股上漲,海泰科、天罡股份、征和工業、華豐股份、山東華鵬、藍帆醫療等個股漲停。

消息層面上,小米汽車SU7 Ultra車型開售兩小時內便斬獲超萬臺訂單,這一亮眼成績推動相關概念股表現出色,市場普遍對小米汽車后續表現寄予厚望。2月27日,海泰科在回答機構調研時稱,公司為小米汽車提供部分內外飾注塑模具。除小米汽車外,比亞迪、奇瑞、大眾、寶馬、奔馳等國內外知名車企亦是公司客戶。
值得注意的是,2月份以來,食品飲料板塊出現顯著回暖跡象。中原證券認為,從基本面來看,由于白酒與社交消費和產業經濟的關聯度相對較大,在市場回升時白酒往往最先給予反映,屬于先行指標。預制菜和保健品作為可選消費,較傳統板塊更受益于經濟向好,且兩大板塊在基本面沒有根本利空的情況下前期下跌較多,在底部確立后應最先反應。乳制品行業接近拐點:國內原奶價格自2022年2月以來已經連續36個月下跌,但2025年以來跌幅收窄,原奶價格出現企穩跡象。行業上游出清和企穩,對于行業的穩健運營構成利好。盡管相比十年前,當前食飲行業整體的高增長收斂,但是其內部新興的市場層出不窮。
展望后市,華西證券認為,A股港股或面臨做多與兌現情緒相互交織的局面。他們認為,兩種情緒或將繼續爭奪定價權,后續行情可能以震蕩為主。科技行情體現出強韌性,值得繼續保持做多思維。同時,科技題材擁擠度同樣值得關注,如果擁擠度過高,且成交額下滑明顯,題材可能出現切換及短期降溫壓力。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見習記者 趙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