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交注冊三年半后,這家大客戶、主要供應商全用字母代替的神秘公司終于通過了證監會的注冊程序,即將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
這家公司就是北京屹唐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屹唐股份”)。該公司的保薦機構為國泰君安,審計機構為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擬募集資金金額為25億元。
兩個月過會,三年半注冊
屹唐股份IPO申報材料于2021年6月25日被上交所受理,同年8月30日就通過了上交所上市委的審議。從申報到上市,僅用了兩個月多一點,可謂順風順水。
2021年9月17日,屹唐股份一鼓作氣,向證監會提交了注冊申請。但意想不到的是,注冊環節遇到了難題,一等就是三年多。直到2025年3月13日,公司才收到證監會的注冊批文。
從上交所披露的信息來看,屹唐股份注冊過程中兩次被中止。
一次是2022年月26日,公司聘請的相關證券服務機構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發現注冊程序被中止。不過這次被中止的時間只有20天,2022年2月15日,證監會就恢復了其注冊程序。
另一次是2024年10月30日,屹唐股份因需要更換申報會計師,其注冊程序被中止,這次被中止的時間為30天。2024年11月29日,公司已將會計師事務所由普華永道變更為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并更新提交相關財務資料,再次恢復注冊程序。
公開資料顯示,普華永道因卷入恒大地產財務造假案遭立案調查并被重罰,引發資本市場對其審計獨立性的強烈質疑。
盈利高負債低,但報告期無現金分紅
最新注冊稿顯示,屹唐股份是一家總部位于中國,以中國、美國、德國三地為研發、制造基地,面向全球經營的半導體設備公司,主要從事集成電路制造過程中所需晶圓加工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面向全球集成電路制造廠商提供包括干法去膠設備、快速熱處理設備、干法刻蝕設備在內的集成電路制造設備及配套工藝解決方案。
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產品全球累計裝機數量已超過4600臺并在相應細分領域處于全球領先地位。根據Gartner 統計數據,2023年公司干法去膠設備及快速熱處理設備的市場占有率均位居全球第二。
2021年至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32.41億元、47.63億元、39.3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81億元、3.83億元、3.09億元。2024年度,公司預計營業收入45億元至47億元,凈利潤為4.8億元至5.5億元。
從上述財報來看,屹唐股份經營是持續向好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業績如此之好,資產負債率并不高(2024年上半年末為41.78%,2021年至2023年末一直在36%之下)的情況下,屹唐股份并沒有進行任何現金分紅。
市場擔心的是,屹唐股份對其境外子公司MTI是否能完全控制。公司申報材料顯示,公司的主營業務來源于 MTI,公司收購 MTI后,對其進行全面整合。在風險提示中,屹唐股份也公開披露了“境外子公司現金分紅風險”。公司表示,MTI系公司境外主要經營主體之一。MTI的營業收入和利潤占公司合并報表數據的比例較高,MTI對公司的現金分紅構成公司分配現金股利的重要來源之一。境外子公司的利潤分配政策、具體分配安排由公司實施控制,并受境外子公司現金流等因素限制。若境外子公司所在國家或地區對現金分紅的監管發生不利變化,或境外子公司自身經營情況發生不利變化導致其無法及時、充足地向公司進行現金分紅,將會限制公司向股東分配現金股利的能力。
9億元商譽該不該計提減值?
另一方面,MTI的盈利能力似乎也在逐年減弱。據屹唐股份披露,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MTI合并凈利潤分別為1.23億元、3730.11萬元、2,499.16萬元和-9379.40萬元。
至于MTI盈利能力持續大幅下滑的原因,屹唐股份沒有詳細說明。但據公司披露,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合并資產負債表中商譽的賬面價值為9.78億元,占報告期末凈資產比例為17.50%,主要系公司2016年收購美國子公司MTI所產生。
MTI凈利潤逐漸下滑,2024年上半年更是出現9379萬元的虧損,其商譽是否應該全部計提或者大比例計提呢?但最新注冊稿顯示,屹唐股份并沒有對商譽進行大比例減值計提,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末的商譽分別為8.75億元、9.56億元、9.72億元、9.78億元。
《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明確規定,無論是否存在減值跡象,公司都應當至少在每年年度終了進行商譽減值測試;當資產組或資產組組合出現現金流或經營利潤持續惡化、所處行業產能過剩、技術壁壘降低或技術進步迅速等情況時,可能存在減值跡象。
MTI凈利潤逐年大幅下滑,屹唐股份是否應該對因并購MTI所形成的巨額商譽進行減值呢?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石憲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