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萬華化學(600309.SH)發布的年報顯示,2024年,萬華化學以突破1820億元的營收再創新高,三大業務聚氨酯、石化、新材料銷量營收全線飄紅,但歸母凈利潤卻同比跌超20%。
營收微增但利潤下滑
年報顯示,萬華化學2024年營收1820.7億元,同比增長3.8%;歸母凈利潤130.3億元,同比下降22.5%;扣非凈利潤133.6億元,同比下降18.7%。
萬華化學業務涵蓋MDI、TDI、聚醚多元醇等聚氨酯產業集群,丙烯酸及酯、環氧丙烷等石化產業集群,水性PUD、PA乳液、TPU、ADI系列等功能化學品及材料產業集群。年報顯示,2024年度,該公司聚氨酯、石化、精細化學品及新材料三大業務銷量同比分別增長了15.3%、15.9%、27.7%,營收同比增長了12.6%、4.6%、18.6%,分別為758億元、725億元、283億元。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萬華化學通過數智化資源投入持續提升裝置自主運行水平,多套裝置完成技改擴能,其中福建MDI年產能從40萬噸擴至80萬噸,寧波MDI從120萬噸擴至150萬噸,PC大修后產能達60萬噸。聚氨酯業務是該公司的核心業務,其在年報中表示:“MDI、TDI、聚醚、改性產品銷量和市場份額再創歷史新高,成為全球聚氨酯行業市場領先企業。”

在營收實現增長的同時,萬華化學利潤卻出現下滑。其曾在發布的業績快報中表示,利潤下降主要受市場價格和原料成本波動影響,同時科研投入增加,銷售、管理、財務等三項費用同比增長,以及對部分投資項目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或報廢處理。
2024年,全球化工市場需求不足,競爭持續加劇,萬華化學作為化工原料行業企業同樣受到了影響。具體而言,2024年,萬華化學聚氨酯系列產品價格多呈穩中走低態勢;受國際原油價格波動、下游需求偏弱等因素影響,石化行業整體利潤仍處于較低水平;毛利率方面,精細化學品及新材料業務毛利率同比下降8.6%,為三大主要業務板塊中毛利率下降最大者,主要是ADI等產品利潤率下降以及新投產業務拖累所致。

大額資產減值準備和資產報廢損失的計提同樣對其2024年業績造成負面影響,其中,各類資產減值準備9.4億元,資產報廢損失8.9億元,合計減少合并財務報表利潤總額18.3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在建工程一項不但計提了2.5億元的資產減值損失,還計提了2.9億元的資產報廢及取消損失。對此,萬華化學解釋稱,由于產品行業經營環境發展變化,市場前景不佳,項目經濟效益不及預期,計劃取消投資項目,已發生的在建工程支出3013.84萬元,預估需補償給供應商的款項25693.37萬元。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萬華化學旗下全資子公司BorsodChemZrt.(匈牙利BC公司)受TDI等產品價格下降、能源成本、期間費用同比增加的影響,2024年凈利潤為-9.4億元,是其旗下主要控股參股公司中唯一一家利潤為負值的公司,影響了其業績表現。
三大業務板塊前景向好,獲多家券商推薦

萬華化學年報披露后,多家券商發布了針對萬華化學的研報。經濟導報記者梳理發現,雖然有券商考慮到產品景氣階段性等影響調整了對該公司的盈利預期,但依然看好其未來表現,給予其買入及以上評級。例如,長江證券研究員馬太在研報中表示:“公司聚氨酯龍頭地位突出,行業布局超前,石化業務逐步貢獻,多點開花的化工新材料成長性十足,競爭力持續增強。”
事實上,萬華化學全球聚氨酯行業龍頭地位較為穩固,石化業務產業鏈不斷完善。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該公司福建子公司MDI裝置將技改擴能新增70萬噸/年產能,預計于2026第二季度完成;第二套33萬噸/年TDI裝置則預計于2025年5月建成投產。上述項目投產后,萬華化學MDI和TDI產能將分別增至450萬噸/年和144萬噸/年。
在石化業務方面,萬華化學依托世界級規模PO/AE一體化裝置和大乙烯裝置,不斷拓展C2、C3、C4產業鏈及價值鏈。2024年,該公司蓬萊基地一期PDH等項目完成建設并實現一次性開車成功;2025年初,其煙臺基地25萬噸/年LDPE裝置一次性開車成功。
此外,萬華化學的精細化學品及新材料業務也在持續擴張。年報顯示,該公司自主研發的POE裝置一次性開車成功,打破國外壟斷;VA全產業鏈成功開車,正式進軍營養健康領域;檸檬醛、特種異氰酸酯、聚氨酯固化劑等裝置一次性開車成功,運行情況良好;膜材料、水性材料等不斷推陳出新,成功進入多家行業頭部客戶。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見習記者 賈義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