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鏡賽道似乎成為了國產科技巨頭廠商們的“香餑餑”。雷神科技、創維推出AI智能眼鏡后,市面上隨即傳來阿里有望于今年年內推出AI眼鏡的消息。
4月16日,華為發布最新款智能眼鏡,但經濟導報記者走訪濟南多家華為授權體驗店發現,此款智能眼鏡重點宣傳的翻譯功能暫未上線。
翻譯功能暫未上線
4月16日,華為在鴻蒙智家及智能眼鏡新品“搶鮮看”上推出了華為智能眼鏡2鈦空系列的全新款式——鈦空圓框光學鏡。
近年來,華為持續加碼智能眼鏡,通過持續的技術研發與產品創新,推動智能眼鏡產品的迭代升級。2023年9月,華為在秋季全場景新品發布會上推出了華為智能眼鏡2;2024年上半年,華為在夏季全場景新品發布會上推出了華為智能眼鏡2方框太陽鏡。
據了解,此次新款智能眼鏡配備小藝翻譯、頭部控制、頸椎健康2.0等智慧功能,支持面對面翻譯、同聲傳譯、全天候智慧播報。續航方面,該款眼鏡支持長達11小時的音樂播放和9小時的通話時間,確保用戶在長時間使用過程中無需頻繁充電。
4月21日,經濟導報記者走訪多家濟南華為授權體驗店發現,該款眼鏡店內產品數量有限,并且作為重點宣傳的翻譯功能暫未上線。

“目前店內新款智能眼鏡只有一個,因為是新款,后續還會補貨。無樣機,所以還沒有辦法進行體驗。”恒隆廣場華為授權體驗店工作人員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很多人都在咨詢翻譯功能,發布會上也提到過。但他們試戴了下,暫時沒有這個功能,可能后續更新會上線。”
經濟導報記者又來到世茂廣場華為智能生活體驗館咨詢,“目前店內產品只有一個,官方標注的有翻譯功能。”工作人員隨后連接上自己手機進行嘗試,但在相關界面并未找到翻譯功能。“目前顯示產品在5月下旬會有更新,說不定到時候會上線。”
印象城華為授權體驗店工作人員則表示,“店內暫時沒有這款智能眼鏡。”
“這款智能眼鏡性價比很高,具有聽音樂、低頭播報、頸椎健康的功能,比之前的款式續航時間更長,減少了漏音。”華為授權體驗店工作人員徐女士表示。
對于消費者關注的翻譯功能,上述工作人員介紹,目前華為只有一款HUAWEl FreeBuds Pro 4悅彰耳機具有此功能,為了正常使用,需連接支持HarmonyOS 5的華為手機。
全產業鏈掀起高潮
“從2024年起,AI眼鏡逐漸被主流科技企業關注,并被認為是AI大模型的重要應用落地,進入2025年后,該觀點基本成為行業共識。”長期觀察科技趨勢的專家詹教授對經濟導報記者分析。
具體到產業鏈方面,AI眼鏡鏈涵蓋光學、顯示、芯片、傳感器、存儲等多個環節,由上游零部件供應、中游整機設備制造和下游應用等環節組成,諸多上市企業的業務都有涉及。終端市場的走熱也有望進一步拉動產業鏈打開新增量市場。
消費電子制造龍頭歌爾股份(002241.SZ)為AI眼鏡與VR/AR的研發和應用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和生態支持,是推動AI技術發展的關鍵力量。年報顯示,歌爾股份在VR、AR、智能可穿戴等細分產品線業務均持續取得突破,2024年業績實現爆發式增長。報告期內,歌爾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009.54億元,同比增長2.41%;歸母凈利潤26.65億元,同比增長144.93%。
XR方面,歌爾股份于2024年和2025年CES推出多款行業領先的VR/AR、AI眼鏡參考設計,包括基于高通驍龍XR2 Gen 2和XR2+ Gen 2平臺的MR參考設計、重量僅為36克和58克的AI+顯示智能眼鏡參考設計等。
此前,就投資者問及公司產品有沒有用于AI眼鏡上,韋爾股份(603501.SH)表示,公司圖像傳感器產品在小尺寸及低功耗方面的優勢高度適配AR/VR包括AI眼鏡等終端客戶需求,此外,公司開發的LCOS產品憑借其高解析度、外形緊湊、低功耗和低成本的特點,將為AR/VR包括AI眼鏡等新興市場在經濟適配性及方案可行性方面提供更多助力。
佰維存儲(688525.SH)在業績快報中提到,2024年智能穿戴存儲產品收入約8億元,同比大幅增長。公司ePOP系列產品目前已被Google、Meta、小天才、Rokid、雷鳥創新、閃極等國內外企業應用于其智能手表、智能眼鏡等智能穿戴設備上,其中,公司為Ray-BanMeta提供ROM+RAM存儲器芯片,是國內的主力供應商。2025年隨著AI眼鏡的放量,公司與Meta等重點客戶的合作不斷深入,將推動公司智能穿戴存儲業務的持續增長。
“隨著AI眼鏡產品的集中上市和技術的不斷融合,市場規模有望快速擴張。產業鏈上市公司在芯片、光學元件、結構件等環節的布局將為AI眼鏡的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同時也有望為自身帶來新的業績增長點。”詹教授表示。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楊佳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