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費者在社交媒體上留言稱,優衣庫的退貨政策出現調整,原來線上下單、線下門店退貨的方式將在5月1日被取消,若需退貨,只能選擇線上寄回至指定地址。
有受訪人士認為,優衣庫此次退貨政策調整的背后,或許是出于對企業成本管控的深層考量。時尚產業利潤長期受高企退貨率侵蝕,在此背景下,降本增效成為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重要策略,而此次退貨政策的收緊,或許正是其優化運營成本的舉措之一。
相關政策確實將有所調整
4月24日,經濟導報記者向優衣庫濟南多家門店確認,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線上訂單退貨政策確實將有所調整。自2025年5月1日起完成支付的線上訂單(門店自提/門店急送訂單除外),將不支持門店退貨,退貨僅支持退回線上指定地址;門店自提/門店急送訂單如辦理門店退貨,僅支持至原自提門店辦理。換貨規則不變,仍支持至門店辦理。

“5月1日起完成支付的門店自提訂單和急送的訂單,只有到原店鋪才能退貨。您如果不方便,可以叫跑腿來退,這樣也是可以的。”優衣庫濟南世茂國際廣場店的工作人員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換貨的話,任意門店都是可以的,不一定要去原店鋪。但是換貨的要求比較嚴格了,只能是相同貨號的商品。”
對于此次退貨規定變動的原因,經濟導報記者采訪了多位工作人員,大部分店員表示并不清楚,有的低調表示,“因為公司業務調整”。
不過,針對優衣庫這一退貨新規,消費者給出不同聲音。
在優衣庫濟南印象城店挑選衣服的王女士表示理解,“應該是網上買的退貨率太高了吧,以前那樣的規則,商家完全是賠錢賺吆喝。”
也有不少消費者表示質疑,“優衣庫最大的優勢就是全國范圍線上線下退換通道打通,這是任何別的品牌都做不到的。這下好了,這個優勢沒了,那官網還有什么用?購物平臺好歹大多數時候有運費險,官網退換還得賠十來塊運費。”消費者張先生稱,“這個服務挺好的,我就看中這點,所以每次都買很多,現在這樣搞,以后根本不敢買了,買一大堆退貨運費超重太多。估計以后銷量要變少了。”
還有消費者忍不住吐槽,“有些衣服的特小碼只有線上才有,實體店都試不到,實體店碼數為什么不能齊全一些呢?”
截至目前,優衣庫尚未對政策調整的深層邏輯和消費者反饋作出官方回應,但新規的爭議已反映出品牌在成本管控與用戶體驗之間的平衡難題。如何在行業競爭加劇的背景下維持消費者忠誠度,或將成為其下一步需重點解決的問題。
經營溢利同比下降約11%
優衣庫這樣的快時尚巨頭,在中國市場正“踩下剎車”。
4月10日,優衣庫母公司FAST RETAILING CO., LTD.(06288.HK)(下稱“迅銷集團”)發布2024至2025財年中期業績(2024年9月至2025年2月),2024年9月1日至2025年2月28日,迅銷集團實現綜合收益17901億日元,同比增長12.0%;綜合經營溢利總額為3042億日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3%;母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為2335億日元,同比增長19.2%;綜合毛利率同比提升0.4個百分點至53.3%。其中優衣庫品牌收入在迅銷集團總收入占比86.9%。
迅銷集團在財報中表示,報告期內,日本優衣庫事業分部、東南亞、印度、澳洲地區以及北美、歐洲地區優衣庫收益及溢利皆獲得大幅增長。
然而,迅銷集團在前幾年高增長的中國市場卻“失速”了。
據財報,在大中華地區,迅銷集團中國大陸市場綜合收益同比下降約4%,經營溢利同比下降約11%。迅銷集團表示,這主要是因為不同地區之間氣溫差距較以往較大,商品組合未能滿足各地需求等。
這也不是優衣庫首次在中國市場顯現疲態。在2024財年(2023年9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優衣庫大中華區實現收益同比增長9.2%;營業利潤同比微增0.5%。盡管上述兩項指標增長,但增速較此前已明顯放緩。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于婉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