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未名醫藥(002581.SZ)公告稱,天津藥監局對其控股子公司天津未名生物醫藥有限公司(下稱“天津未名”)進行了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符合性檢查,查出天津未名相關藥品生產行為不符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年修訂)要求,對天津未名采取暫停生產、銷售風險控制措施。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此前就有多地暫停采購天津未名生產的人干擾素α2b噴霧劑,這對于連年虧損的未名醫藥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核心子公司遭停產整頓
公告顯示,天津未名主要從事人干擾素藥品的生產與銷售,注冊資本22823.41萬元,未名醫藥持股60.57%,為其控股股東。2024年,天津未名實現營業收入2.17億元、凈利潤-1400.37萬元,分別占同期未名醫藥營業收入的60.09%、合并報表凈潤的9.8%,是未名醫藥的重要子公司。
未名醫藥提到,天津未名需完成整改驗收工作方能恢復生產,暫停銷售的產品需要按國家藥監局標準檢驗合格后方能重新銷售使用。在此期間,天津未名的銷售及回款將受到不利影響。
目前,未名醫藥預計天津未名停產時間不超過三個月,但根據相關規定,若天津未名三個月內無法恢復生產,則未名醫藥可能觸發其他風險警示的情形,即有可能被實施ST(特別處理)。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此次不是天津未名第一次出現生產問題。在2024年年報中,未名醫藥披露,近期,上海市藥監局對天津未名生產的1批“人干擾素α2b噴霧劑”(批號JB240619)進行抽檢,檢驗結果為“生物學活性不符合規定”。未名醫藥已經決定對所有在市場流通的人干擾素α2b噴霧劑暫停銷售并召回,待進一步排查結果出具后再恢復供應。
該產品曾在江西省醫療保障局2023年12月牽頭開展的29省份干擾素省際聯盟集中帶量采購中中標,但因抽檢結果不合格,截至4月28日,已有上海、浙江、內蒙古、西藏等多地相繼發布通知,暫停采購天津未名生產的人干擾素α2b噴霧劑。
因受召回事件影響,未名醫藥沖減當期營業收入2316.72萬元。未名醫藥當時表示,若公司未來出現藥品質量問題而違反《藥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規,將面臨更大的處罰力度。
近三年持續虧損
作為一家醫藥制造業企業,未名醫藥主營業務包含干擾素、神經生長因子、生物醫藥CRO/CDMO、疫苗和醫藥中間體五大生物醫藥優勢板塊,但近幾年其業績表現并不理想。
自2016年未名醫藥實現最高凈利潤4.17億元以來,該公司業績便持續下滑。財務數據顯示,近三年來,未名醫藥持續虧損。2022年到2024年,未名醫藥營業收入分別為3.57億元、4.30億元和3.6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33%、20.36%和-16.14%;凈利潤分別為-86.82萬元、-3.32億元、-1.4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0.31%、-37415.86%和55.66%。其中,2023年創其自上市以來的最差業績,2024年虧損有所收窄。
其中,2022年至2024年,未名醫藥干擾素業務的營收占比分別為79.52%、70.56%、60.09%;此外,干擾素產品的毛利率在2024年也達到了79.92%,是公司毛利率最高的產品板塊。如今,天津未名作為未名醫藥最核心的收入來源,又因藥品生產不合規被責令整改,未名醫藥恐面臨經營危機。
此外,去年未名醫藥還頻頻暴露內控合規問題,年內收到多份監管函件,涉及信披違規、關聯交易隱匿等多起事件。
2024年2月,未名醫藥因未按規定披露關聯方資金往來、未按規定披露對外擔保、2022年度業績預告信息披露不準確這三項原因,收到山東證監局警示函。4月,因未按規定披露關聯方及非經營性關聯交易和未按規定及時披露重要合同及合同履行的重大進展,未名醫藥被證監會做出罰款310萬元并對相關責任人市場禁入5—10年的處罰。11月,再曝原高管之女內幕交易、未名醫藥股票被深圳證監局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150萬元罰款事件。
未名醫藥出現的諸多問題也影響了投資者信心。今年以來,其股價呈波動下跌趨勢,截至4月25日收盤報收7.42元/股、跌9.95%,今年累計跌30.26%,市值48.95億元。4月28日,未名醫藥開盤跌停,報6.68元/股。
對于天津未名整改進度、多地暫停藥品采購是否導致高額存貨減值以及內控問題,經濟導報記者向致未名醫藥郵箱發送了采訪郵件,但截至發稿暫未收到回復。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楊佳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