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維遠股份(600955.SH)披露最新的財務數據:2024年,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為0.57億元,同比降低42.46%,交出了上市以來最差的利潤表。回溯其上市歷程,2021年登陸上交所時,公司歸母凈利潤曾高達21.50億元,此后卻一路走低,盈利頹勢愈發明顯。

營業成本攀升 利潤依賴稅收減免
維遠股份2024年年報數據顯示,盡管公司實現營收95.22億元,同比增長35.06%,但營業成本卻以更快的速度增長,達到95.43億元,同比增幅達37.19%,最終導致營業利潤僅為0.56億元,同比減少46.37%,生產經營整體呈現虧損狀態。
經濟導報記者分析該公司年報發現,其利潤來源主要為國家稅收減免。年報披露,2024年該公司享受國家增值稅加計抵減1.23億元,并收到政府補助1291.84萬元。其中,增值稅加計抵減是一項稅收優惠政策,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允許先進制造業企業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5%抵減應納增值稅稅額,成為支撐公司利潤的重要因素。
作為一家化工企業,維遠股份主要從事酚酮相關產品、新能源新材料相關產品、專用化學品和工業氣體相關產品的生產。從2024年財報看,這四類產品分別貢獻營收占比為47.22%、21.01%、25.81%、4.84%。
年報顯示,酚酮相關產品、新能源新材料相關產品營業成本漲幅均高于收入漲幅,進而導致兩種類型產品毛利潤同比分別減少2.19%、3.39%,且新能源新材料相關產品和專用化學品整體毛利率為負。雖然氣體相關產品毛利潤同比增長10.54%,但由于其業務規模較小,對公司營收貢獻占比不足5%,難以扭轉整體盈利頹勢。
進一步分析發現,該公司主營的酚酮相關產品毛利率持續走低。2021—2024年,該產品毛利率分別為28.65%、12.94%、4.42%、2.23%。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產品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
產能擴張背后供需失衡風險凸顯
2024年維遠股份營收增長的背后,是產能的大幅提升。年報顯示,該公司全年完成綜合產能342.80萬噸,同比增長76.12%,其中專用化學品成為產能擴張的主要力量。
然而,快速的產能增長卻加劇了行業供需失衡的局面。以酚酮相關產品為例,2023年全國苯酚產量為422萬噸,表觀消費量455.83萬噸,維遠股份產能位居行業第三;到了2024年,全國苯酚產量暴增50.59%至635.5萬噸,而表觀消費量僅為509萬噸,供給遠超需求,維遠股份的產能排名也下滑至行業第四。同樣,作為合成聚碳酸酯重要原材料的雙酚A產品,維遠股份產能占全國產能的比例也由2023年的4.9%下降至2024年的4%。
2024年,維遠股份新增專用化學品業務,包括丙烯、環氧丙烷和雙氧水等產品。其中,90萬噸/年雙氧水、30萬噸/年環氧丙烷裝置于當年9月順利投產。但這部分業務并未給公司帶來利潤增長,反而貢獻利潤-1392萬元。此外,該公司新能源新材料相關產品毛利率為-2.49%,即便如此,其仍在積極推進25萬噸/年電解液溶劑與20萬噸/年高性能聚丙烯項目的建設,未來盈利前景充滿不確定性。
投資者信心受挫 股東戶數銳減
維遠股份業績的持續下滑,直接影響了投資者信心。2021年9月,該公司以29.56元的發行價格發行1.375億股新股,上市之初股東總戶數達13.65萬戶。而截至2025年3月31日,這一數字已降至3.57萬戶,較上市之初減少超過70%。
該公司第五大股東東營市顯比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顯比投資”)的減持行為也引發市場關注。作為上市之初就參與投資的戰略投資者,顯比投資曾在招股書中承諾,自公司股份鎖定期滿后兩年內減持股票價格不低于股票發行價,且每年減持不得超過所持數量的25%。2024年4季度,顯比投資所持股份剛好過鎖定期滿兩年,隨即減持900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1.64%,減持完成后持股比例由4.55%降至2.91%。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顯比投資想在股份過了鎖定期后減持,但也會因為公司股價一直低于發行價而無法實現。
面對增收不增利的困局以及產能過剩帶來的挑戰,維遠股份未來如何調整經營策略、優化產品結構,以實現業績的止跌回升,仍是擺在其面前的一道難題,也將持續受到市場和投資者的密切關注。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見習記者 趙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