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召開了第七屆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委員代表座談會。在這場聚焦水產種業未來的座談會中,四位水產種業領域的院士為 “十五五” 時期水產種業振興貢獻了寶貴的智慧與力量,其中,青島藍色種業研究院作為水產育種創新前沿陣地,深度融入這場關乎產業未來的戰略對話。中國工程院院士、青島藍色種業研究院院長包振民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發展建議,他強調,要謀定新模式,把握新趨勢,完善水產種業產業體系。
適應新的養殖模式。中國水產業正向依靠技術進步、產業模式創新和產業體系整合等方向轉變,農以種為先,新的養殖模式需要新的適養優良品種和主導品種,尋找產業轉型升級所需的新技術、新途徑和新空間,縮短與產業需求的差距,促進水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強化新技術研究應用。我國水產育種對象種類繁多,要進一步加強BT+IT以及人工智能等4.0階段的智慧育種技術研究,加速全基因組選擇、基因編輯、性別控制、借腹懷胎、智慧育種等新的育種技術和育種模式等新的技術革命發展。針對種業出現的新問題、新需求把握新技術發展趨勢,建立高效的種業體系。
以產業需求為導向健全大規模表型測定體系。重視以企業為創新主體的種業體系建設,深入開展種質資源評價與重大性狀功能基因的篩查,建立大規模表型測定體系,加強對品種優良性狀的表型研究,以產業需求為導向,把握利用大模型AI技術等人工智能,形成新的研究范式和育種模式。
站在“十五五”規劃新起點,青島藍色種業研究院將以院士戰略指引為航標,聚焦智慧育種技術與產業急需品種突破,強化與全國原良種體系協同,加速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水產種業創新體系。
青島藍色種業研究院成立于去年6月12日,總部位于青島市,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包振民、陳松林等領銜,集聚了12個國家級水產育種團隊,核心定位為整合政產學研資源,構建“科研端技術突破+產業端政策支持+市場端金融創新”的創新機制,推動海洋漁業種質資源開發和現代化育種技術應用。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