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天舟九號貨運飛船攜英派斯“飛天”系列核心肌肉鍛煉裝置成功入列中國空間站,這一全球領先的太空健身設備,不僅為航天員長期在軌健康駐留筑起堅實屏障,更標志著中國健身科技在航天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作為中國健身產業的開拓者與重大國家戰略任務的踐行者,山東體育產業企業代表——青島英派斯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899.SZ,英派斯)以“雙奧企業”的深厚積淀與“航天品質”的極致追求,在科技創新與服務國家戰略的道路上不斷書寫新的篇章。
破解太空健康難題
在空間站的失重環境中,航天員的身體時刻面臨著“太空健康三重挑戰”:體液因失重轉移導致身體外觀“變胖”;骨密度每月以1%的速度流失,遠超地球中老年女性每年1%的骨質流失速度,肌肉萎縮同步發生;心血管系統因重力消失出現血液過度涌向腦部的異常狀態。此前我國空間站的“三小三大”鍛煉器械雖能發揮一定作用,但難以全面應對這些復雜問題。
2023年10月,英派斯經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嚴格選拔,肩負起研制新一代綜合健身設備的重任。歷經近兩年攻關,“飛天”系列核心肌肉鍛煉裝置橫空出世,以“一器多用”的顛覆性設計構建起全方位健康防護網。

“研發的設備能精準模擬地面負重訓練,航天員通過卷腹、屈髖、推舉等多組動作,為骨骼施加可控壓力,直接對抗骨密度流失;高強度、多角度的阻力訓練可充分激活全身肌群,有效維持肌肉質量與力量;融合有氧與力量訓練元素的設計,能提升心肺耐力,助力血液循環系統適應微重力環境。”英派斯技術研發人員表示,此套設備更突破性解決了卷腹、平板支撐等核心動作在太空難以完成的難題,強化中樞神經對身體的控制能力,真正實現“一件器械守護全身健康”。
研發過程中,英派斯團隊嚴格遵循航天科技“零缺陷、零故障”標準,著力攻克多重挑戰,既要滿足設備極度輕量化的要求以適配太空發射需求,又要精準契合空間站狹小空間的安裝條件,同時需實現操作的高效便捷與訓練數據的清晰可視化。通過持續優化設計與反復試驗,團隊成功平衡了各項指標,確保設備完全適配太空特殊環境。
英派斯董事長劉洪濤親自掛帥項目組,聯合氣動力學、人機工程學等多學科專家,嚴格執行“雙歸零”制度,僅束縛帶就迭代近50套樣品。據介紹,這套凝聚無數心血的設備,不僅是健身器械的革新,更成為中國航天與高端健身科技深度融合的里程碑,為空間站長期駐留與深空探測奠定關鍵健康保障。
從代工起步到科創領軍
“飛天”設備的成功,源于英派斯三十余年積累的硬核實力。作為國內健身器材行業首家主板上市企業,英派斯已構建起覆蓋有氧、力量、冰雪等全品類的室內外健身康體產品體系,銷售網絡遍及全球,業績增速領跑行業。

技術創新是英派斯的核心競爭力。從創立初期為國際品牌代工積累經驗,到如今全面掌握結構設計、工藝創新等全流程核心技術,公司已擁有338項國內外有效專利,其中發明專利38項。數百人的研發團隊支撐起“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行業地位,創新設計能力穩居國內前列。
此外,在數字化智能制造領域,英派斯與國際知名企業聯合打造的智能生產系統,通過AI、大數據與物聯網技術實現全流程自動化,3個焊接車間、11條焊接線配合MES生產執行系統,可快速響應個性化定制需求,制造周期大幅縮短;國內首臺先進積放鏈涂裝線實現4色同步自動涂裝,生產效率提升4倍的同時節省20%能耗,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劉洪濤表示,英派斯的發展軌跡,始終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2022年北京冬奧會,公司研發的“滑雪板固定器脫離力矩檢測設備”與“彎曲振動檢測設備”,填補國內滑雪裝備檢測領域空白,性能達國際先進水平,打破國外壟斷;參與研制的中國首輛全自主知識產權雪蠟車,配備專業體能訓練器械,為冰雪健兒保駕護航。

2025年中國體博會上,英派斯與暨南大學蘇炳添速度研究與訓練中心達成戰略合作,計劃聯合研發適配中國田徑運動員的專項器械,蘇炳添作為產品體驗官的深度參與,讓“科技助力競技體育”從愿景走向實踐。從服務奧運賽事到支撐航天工程,從助力冰雪運動到賦能田徑訓練,英派斯以創新科技持續為國家體育事業突破貢獻力量。
作為中國網球公開賽2017年至2023年獨家健身器材供應商、2023成都大運會運動員村器材服務商、杭州亞運會柔術隊訓練基地定制商,英派斯的專業設備與服務已成為眾多國際賽事的“標配”。2025年,英派斯再度攜手國際柔道聯合會為2025-2028賽季世錦賽提供全方位保障,讓中國智造的品質閃耀國際舞臺。
從航天級設備到大眾健身器材,從競技體育保障到全民健身推廣,英派斯正以“雙奧品質”與“航天標準”,為健康中國宏偉藍圖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并用科技創新詮釋“中國智造”的力量。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