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使用“千禾0”商標、卻聲稱并非“零添加”而陷入爭議的千禾味業(603027.SH),8月27日發布了2025年中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18億元,同比下降17.07%;歸母凈利潤為1.73億元,同比下降30.81%。

千禾味業在中報中表示:“主要是受負面輿情影響,導致銷售收入減少。” 分產品來看,公司醬油、食醋、其他主營產品分別實現營收8.39億元、1.59億元、2.99億元,分別同比減少16.09%、21.51%、16.05%。
自2016年上市至2023年這8年里,千禾味業營收呈連續上漲態勢,從7.71億元增至32.07億元。
2024年公司增長按下暫停鍵:營業收入為30.73億元,同比下降4.16%;歸母凈利潤也出現高位下滑,達5.14億元,相比2023年時的歷史高點5.3億元同比下降3.07%。

具體來看,2024年度,分產品來看,醬油和食醋兩大核心產品營業收入雙雙下跌,分別同比下跌3.75%、12.52%;分地區來看,除南部區域營收同比增加外,東部、中部、北部、西部均同比下降;分銷售模式來看,線上及線下營收也均同比下滑。
經濟導報記者獲悉,2024年,千禾味業進行了激進的銷售渠道調整,凈增經銷商66家,但同時淘汰超過200家。除線上線下收入雙雙下滑外,公司存貨周轉天數從2023年的120天增至2024年的153天。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存貨周轉天數又進一步增加至197天。
與此同時,其競爭對手海天味業(603288.SH)的存貨周轉天數卻在減少,2023年、2024年分別為56天、55天。截至2025年3月底,海天味業的存貨周轉天數更是降為39天。
值得注意的是,千禾味業曾在2023年6月進行定增,募集資金近8億元,主要用于“年產60萬噸調味品智能制造項目”。
千禾味業2025年中報顯示,“年產60萬噸調味品智能生產線建設項目”作為公司長遠發展的戰略保障,報告期內已經按計劃完成項目建設并正式投產,該項目是公司技術研發成果與現代智能化工業設備在釀造工廠的全面應用,整體自動化率突破80%,產品自動化水平領先行業。項目投產后,公司總產能將躍升至120萬噸。
針對產能能否消化等問題,經濟導報記者致電千禾味業證券部進行詢問。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暫時不方便回復。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見習記者 賈義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