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歸母凈利潤暴跌92.6%至895.5萬元,公司仍推出1.95億元的現金分紅方案——酒鬼酒(000799.SZ)的這波操作,引發不少爭議。
在酒鬼酒面對業績下滑與分紅質疑的雙重壓力之際,胖東來伸出了“橄欖枝”。日前,酒鬼酒聯名胖東來推出新品“酒鬼·自由愛”。不過,這款被寄予厚望的“探路酒”,雖迅速走紅、短期售罄,但其背后仍暗藏周期過短、盈利空間存疑等隱憂。
此刻的酒鬼酒,正站在業績突圍與戰略轉型的十字路口,試圖找尋自己的突圍機會。

頹勢已延續多時
8月22日,酒鬼酒交出一份營利“雙殺”的成績單。數據顯示,酒鬼酒上半年總營收5.61億元,同比下降43.54%;歸母凈利潤大幅下跌92.6%,降至895.5萬元;扣非凈利潤下跌92.79%至842.07萬元。
酒鬼酒此次業績“跳水”并非突發,其頹勢已延續多期。
2023年,酒鬼酒營業收入為28.3億元,同比下降30.14%;歸母凈利潤5.48億元,同比下降47.77%。進入2024年,酒鬼酒業績頹勢難改,全年營收14.23億元,同比下降49.70%;歸母凈利潤僅1249.33萬元,同比大跌97.72%。
對于業績的持續下滑,酒鬼酒將原因歸結于行業環境的變化。酒鬼酒表示,當前白酒行業正處于深度調整期,市場需求較弱,競爭不斷加劇,客戶回款謹慎,加大了盈利難度。
“公司堅持推進營銷模式轉型,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特別是消費端開瓶、宴席數量都取得了較明顯的增長,社會庫存去化效果比較明顯。”酒鬼酒在互動平臺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由于市場預期仍偏保守,終端動銷與經銷商回款節奏不同頻,傳導到公司業績改善仍需要一定的時間。”
截至今年上半年,酒鬼酒經銷商數量已降至805家,較2024年末凈減少531家,延續了此前渠道收縮的趨勢——2024年內經銷商數量已從1774家減少至1336家,凈流失438家渠道伙伴。
酒鬼酒過往的業績增長,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向經銷商壓貨的模式。即通過擴大經銷商網絡、提高單經銷商進貨額度,將產品從企業倉庫轉移至經銷商渠道,以此拉動營收賬面增長。這種做法,在行業景氣階段尚可借市場熱度暫時維持業績穩步增長的表象,但隨著市場環境轉變,該模式此前埋下的結構性問題便逐步暴露,曾經冒進擴張與渠道透支的后果也愈發凸顯。
曾幾何時,作為中國馥郁香型白酒的代表,酒鬼酒不僅在其所屬的細分香型市場中占據著可觀的份額,更掌握著較高的定價話語權。在酒鬼酒發展的高光時刻——2022年,全年營業收入達40.5億元,歸母凈利潤突破10.49億元,均創歷史新高。彼時,其市場份額與品牌影響力同步達到階段性高點。

盡管白酒行業的周期性波動會對企業經營產生影響,但真正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往往能發揮自身“看家本領”,抵御外部風險——今年上半年,五糧液、貴州茅臺、舍得酒業等同為白酒賽道的頭部酒企仍穩健增長,展現出了較強的抗周期能力。
酒鬼酒若想扭轉業績頹勢,更需正視自身在品牌建設、產品規劃、渠道運營等方面的問題,從內部挖潛破局,才能在行業競爭中重新找回發展主動權,而非簡單地將責任歸咎于外部環境,繼續依賴“行業寒冬”的借口回避根本矛盾。
巨額分紅動機引爭議
在業績雪崩的情況下,7月25日,酒鬼酒發布了一份頗具爭議的分紅公告。公告顯示,此次分紅以公司現有股份總額3.25億股為基數,每10股派發6元現金紅利,總計分紅1.95億元,占當期歸母凈利潤的15倍以上。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分紅的收益呈現向少數股東傾斜的態勢。從數據來看,持股數量前十名的股東中,第一大股東中皇有限公司,憑借31%股份,可獲超6000萬元的分紅;其他少數股東合計持股僅8.86%,卻合計獲得約1727.5萬元分紅——盡管絕對金額低于控股股東,但從持股比例與分紅占比的匹配度來看,少數股東的單位持股分紅收益并未被顯著稀釋,甚至可能高于行業內部分“重控股股東、輕中小股東”的企業,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公司股東回報的公平性。
酒鬼酒擁有逾14萬戶的散戶投資者,這些散戶在投資過程中通常會心懷顧慮——公司決策是否偏向大股東、是否有惡意關聯交易、是否分紅不公等等。而酒鬼酒此次分紅傾斜,傳遞出了重視少數股東信號,這種信號能直接緩解散戶對公司經營透明度的焦慮,減少其因缺乏信任而短期拋售。
回顧歷史分紅數據,酒鬼酒長期保持著較為慷慨的股東回報政策。2022年酒鬼酒實施每股13元的高額分紅,累計派現達4.22億元;2023年雖有所調整,但仍維持3.25億元的分紅規模。即便是2024年業績大幅下滑,公司依然堅持1.95億元的現金分紅,雖較2023年減少約40%,但降幅明顯小于凈利潤的下滑幅度。
這種“業績大降、分紅小減”的操作模式,既延續了其一貫的高分紅傳統,也反映出在業績低谷期,管理層仍極力維持股東回報的意圖。有業內人士告訴經濟導報記者,酒鬼酒此舉或是為了維護公司股價,吸引投資者。畢竟,在業績不佳的情況下,高額分紅在一定程度上向市場傳遞公司對未來發展有信心的信號。
近年來,證監會持續鼓勵上市公司分紅,也是鼓勵公司提高分紅次數和比例,酒鬼酒的高分紅行為符合政策導向。但從公司實際經營狀況看,這種超越業績的分紅力度是否具有可持續性,值得懷疑。
單從現金流來看,公司面臨的形勢已不容樂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從2021年的15.65億元,降至2024年的-3.61億元。2024年籌資活動和投資活動現金流也呈凈流出狀態,整體資金鏈緊張。
經濟導報記者就大額分紅動機、分紅是否對公司造成壓力等問題致電酒鬼酒,接電人員表示將記錄并上報相關問題。但截至發稿,酒鬼酒方面未予回復。
新品盈利前景藏隱憂
在酒鬼酒備受質疑、信心低迷的時候,胖東來伸出了“橄欖枝”。7月19日,酒鬼酒與胖東來合作推出了新品“酒鬼·自由愛”。

聯名新品的價格頗具“胖東來特色”——這也是首次由零售企業主導白酒定價權。該產品采用透明定價的模式,打破了白酒行業傳統的“價格黑箱”慣例,讓消費者能夠清楚地了解產品的成本構成。
據了解,一瓶酒鬼·自由愛售價僅200元,開發成本13.26元,稅費及管理費用39.66元,綜合成本168.26元——毛利率鎖定15.87%,遠低于行業30%—50%渠道的毛利率。
高品質與低價格的配置,使得產品推出后,迅速被市場接納。其銷售火爆程度超出預期,在限購政策的約束下,部分平臺和門店仍然出現斷貨。部分代購對整箱產品加價100至200元不等,卻依然供不應求。
胖東來創始人于東來此前在個人社交媒體上表示,該產品的酒質相當于市場上售價約600元酒的品質,并對其做出2025年銷售額達到近10億元的預計。中郵證券認為,對于酒鬼酒而言,與胖東來合作有助于提升其終端動銷,緩解當前庫存壓力,幫助酒鬼酒平穩度過行業調整期。
客觀來說,這一合作確實在短期內提高了酒鬼酒的品牌關注度,改善了部分現金流狀況。不過,新品發售狂歡的背后,是市場對其盈利前景的擔憂。
從2月17日胖東來團隊開始考察,到7月19日產品正式發布,該產品從“0”到“1”僅用了150天。對于注重品質穩定的白酒品類而言,過短的開發周期可能導致產品缺乏足夠的市場測試,并不利于品牌積淀。
此外,從財報數據來看,公司2024年整體毛利率仍保持71.37%的高位,高于行業平均。值得注意的是,2021至2023年期間,公司凈利率始終維持在19%—26%區間,這與“酒鬼·自由愛”15.87%的渠道毛利率形成強烈反差,引發市場對該產品盈利前景的疑慮。
“行穩”才能“致遠”。長遠而言,企業更應沉下心來夯實品牌根基,精耕于產品研發與品質提升,以扎實的內功應對行業周期波動。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石瀟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