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德創環保(603177.SH)再次開盤漲停,斬獲4連板。公司也公告稱,自8月26日以來,公司股票價格波動幅度較大,與同期上證指數、環保行業存在較大偏離。請投資者理性決策,注意投資風險。
公告顯示,根據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官方網站發布的截至2025年8月28日的數據顯示,德創環保所屬《中國上市公司協會上市公司行業統計分類指引》“N77生態保護與環境治理業”靜態市盈率為22.16,市凈率為1.67,公司市盈率為118.83,市凈率為7.00,顯著偏離同行業平均水平。
此外,8月28日,德創環保同步披露兩則關鍵公告也引起市場廣泛關注:一則是收到上交所的問詢函,另一則是控股子公司寧波甬德環境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寧波甬德”)擬收購紹興華鑫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華鑫環保”)40%股權,且該交易被認定為關聯交易。上交所的問詢函重點圍繞本次交易的背景、關聯關系界定、交易必要性,以及貨幣資金支付安排等維度展開追問。
交易雙方是否存在其他潛在利益安排?
上交所在問詢函中提到,本次交易雙方是否存在其他潛在利益安排。經濟導報記者梳理交易細節后發現,本次交易確實存在多處“可疑”之處,成為上交所質疑的重要依據。
根據公告,德創環保擬通過控股子公司寧波甬德以6764萬元的價格收購浙江明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明崟資產”)持有的華鑫環保40%的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因德創環保控股股東浙江德能產業控股集團(下稱“德能集團”)于2023年向明崟資產提供借款7587萬元,按照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德創環保將德能集團認定為關聯法人。
而這筆借款金額(7587萬元)與本次資產收購金額(6764萬元)高度接近,再結合華鑫環保“慘淡”的經營現狀,兩大疑點共同成為上交所重點存疑的方向。
首先,華鑫環保成立于2005年,法人洪春強,主營醫療和工業危險廢物的焚燒處置。2017年,洪春強通過浙江江聯環保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江聯環保”)持有公司100%股權。隨后,東江環保(002672.SZ、00895.HK)進入并不斷提升對江聯環保的控制權。2023年,東江環保與明崟資產共同持有江聯環保,持股比例為60%、40%。企查查查詢,本次變更發生在2023年7月13日。
2025年1月,東江環保和明崟資產繞過江聯環保直接持有華鑫環保100%股權,持股比例分別為60%、40%。企查查查詢,2023年,明崟資產認繳3000萬元獲得了江聯環保40%股權。
一系列頻繁的股權變動,疊加借款與收購金額的接近,讓市場產生懷疑:明崟資產是否存在通過出售華鑫環保40%股權,來償還對德能集團借款的可能性?若該猜測屬實,華鑫環保的真實價值是否匹配6764萬元的收購價。
對于此次收購,德創環保給出的官方解釋是“縱向延伸公司危廢處置產業鏈,拓展危廢焚燒業務,與現有業務形成協同效應”。
但公開財務數據卻與這一“協同利好”說法相悖。2024年、2025年上半年,華鑫環保分別實現營收5917.16萬元、2660.83萬元,分別實現凈利潤15.85萬元、-59.63萬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華鑫環保的凈資產為1.62億元。本次交易采用資產基礎法評估價值為1.69億元,增值率4.78%。
根據公開資料,暫無法查詢到華鑫環保的更多財務信息,不過2024年公司凈利潤率僅為0.27%,2025年上半年更是為負,公司的經營狀況和能力讓人擔憂。
流動性風險引擔憂
更關鍵的是,收購方德創環保自身的經營狀況也不容樂觀。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4.92億元,同比增長11.24%;歸母凈利潤1743.22萬元,同比降低14.47%。此外,公司經營活動凈現金流為-7025.94萬元,同比降低301.22%。
公司盈利能力持續下滑卻還收購虧損的企業,這一決策引起上交所質疑。
上交所還問詢了德創環保的資金流動性風險。具體來看,根據德創環保2025年半年報,公司報告期末貨幣資金余額為2.46億元,其中受限金額2.11億元,公司資產負債率為79%。上交所要求德創環保解釋本次交易擬使用自有資金和銀行貸款的具體金額及本次交易付款安排是否影響公司正常的生產經營與投資活動,是否存在流動性風險。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見習記者 趙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