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8月29日至9月4日),證監會國際司要求12家擬上市企業補充材料。從證監會要求的內容看,監管重點涵蓋股權結構是否清晰、公司境內外業務是否符合規定、發行人是否受到紀律處分等。
斯坦德機器人(無錫)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斯坦德機器人”)成立于2016年,注冊地址為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法人王永錕。
公司是一家移動機器人系統解決方案及核心技術提供商,專注于為移動機器人整機廠商提供核心技術模塊及開發支持、為工業自動化系統集成商提供標準移動機器人平臺及端到端產品解決方案,以及為行業優勢客戶提供整機應用開發及定制開發服務。
2025年6月23日,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然而在上市材料審核階段,其股權變動細節引發監管質疑。
證監會要求公司補充歷次增資及股權轉讓出資價格及定價依據,是否實繳出資,是否存在未履行出資義務、抽逃出資、出資方式等存在瑕疵的情形及公司2025年5月第一次增資及股份轉讓的外匯變更登記辦理進展。
從股權變動歷史來看,斯坦德機器人在遞交上市申請前共完成7輪融資,公司估值也從成立初期的1800萬元攀升至21億元,股權結構歷經多輪調整。其中,2017年4月的股權轉讓已顯定價差異:創始人王淮卿以1元/股的低價,分別向王永錕、李洪祥及員工持股平臺斯坦德自動化(由王永錕控制)轉讓21.82%、14.56%、11.83%的股份;但僅一個月后,公司向外部投資人轉讓股權的價格便升至27.62元/股,對于此次低價轉讓的原因,公司未在公開信息中予以說明。
更值得關注的是,在公司在遞表前一個月內,發生了多筆股權交易。2025年5月30日,無錫市梁溪科創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認購68.40萬股股份,認購價格為292.40元/股;同日,深圳鴻澤智造、珠海盛鑫澤、珠海盛銀璟、深圳火之焱智造、蘇州和基一期五家機構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共獲得138.56萬股股份,轉讓價格最低的為40元/股,最高的為81.57元/股。
進一步拆解低價轉讓細節可見,珠海盛銀璟以40元/股價格從實控人王永錕手中獲得20萬股股份,蘇州和基一期以50元/股的價格從李洪祥手中獲得10萬股股份。此外,珠海盛鑫澤同樣以40元/股的價格從其他投資人手中獲得57.5萬股股份。
據企查查查詢,珠海盛銀璟和珠海盛鑫澤兩家合伙企業均成立于2025年5月19日(距股權交易前僅11天),主要出資人均為天津盛業投資有限公司。不同的是,珠海盛銀璟執行事務合伙人為天津盛業(集團)有限公司,而珠海盛鑫澤執行事務合伙人為陜西厚道兄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經濟導報記者并未從公開資料查詢到兩家機構間有何關聯。
遞表前一個月,實控人及一致行動人(李洪祥)以遠低于認購價的價格轉讓股權給投資機構。證監會要求公司解釋近12個月新增股東入股原因及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的情形。同時,證監會還要求公司說明主要股東穿透情況中停止穿透原因為“未知”的情況,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的情形并要求律師對公司設立及歷次股權變動是否合法合規出具結論性意見。
斯坦德機器人自稱是全球第五大工業智能移動機器人解決方案提供商及第四大工業具身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提供商(按銷量算),但公司2024年的營收僅2.51億元,近三年累計虧損2.73億元且研發費用同比下降近35%。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見習記者 趙帥)
|